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发力供给端 抢占制高点

   2019-09-24 安徽日报6版
31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新供给引领需求发展,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破”“立”“降”上下功夫,不断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抢占创新型产业和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巩固“去降补”成果,增强发展协调性

9月1日,亚洲单体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淮南矿业集团潘集选煤厂建成并顺利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标志着淮南矿业集团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取得了重大成果。项目投产后,将对该集团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提升内部发展质量发挥重要作用。据介绍,潘集选煤厂计划投资15.2亿元,建设规模为年入选原煤1200万吨,洗水实现闭路循环,设备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选煤工艺、设备国内一流、国际领先。

淮南矿业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和我省重点企业之一,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改革始终贯穿淮南矿业成长历程。“面向未来,企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沿着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的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发展,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协同,全面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现代大型综合能源服务集团,为保障安徽能源安全高效供给发挥主力军作用。”淮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祥喜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围绕调结构推进去产能,围绕稳市场推进去库存,围绕防风险推进去杠杆,围绕提效益推进降成本,围绕增后劲推进补短板,夯实经济稳定增长的根基,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面对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局面,必须果断推进去产能,为经济转型升级清除羁绊。近年来,我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统筹做优增量和调整存量,深入抓好煤炭、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去产能脱困发展,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引导过剩产能在供给侧减量,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2018年,退出煤炭产能690万吨,压减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128万吨,“十三五”钢铁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分流安置职工13921人。有序处置省属“僵尸企业”58户。“今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煤炭去产能,今年计划退出的朔里煤矿全部工作面已结束回采,预计10月底前将完成矿井封闭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处负责人陶宗华表示。

只有成本降下来,实体经济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我省注重降低税费与深化改革互动,扎实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以“组合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用能用地成本和物流成本。“我省以更大力度降成本,公布实行政府定价的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收费清单,收费项目总数由2017年67项减少到目前的36项,减幅为46%。实施输配电价改革,今年以来,两次降低我省工商业单一制用电价格。”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发展先进制造业,走出“科创+产业”发展路子

9月20日至23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举办。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顶级盛会,此次大会聚焦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突出“国家级、世界性、制造业”的定位,充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安徽特色”等元素。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近年来,安徽以制造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为指引,加快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先后出台制造强省、三重一创、技工大省等9个“政策10条”,分行业进行规划布局。大力实施工业强基、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1+5”重大工程,培育形成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并在区块链、人工智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着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大力培育以京东方、科大讯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产值突破4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进入全国前10。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基地,贡献了全球20%的智能手机液晶屏、30%的平板电脑显示屏,工业机器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110。“安徽正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培育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加快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安徽工业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省经信厅有关人士表示。

“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动制造强省建设。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编制发布2019年投资导向计划。推进精品制造工程,发布2019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1716项。大力开展‘皖企登云’,推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和深度应用,3000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是先进制造业的主引擎,也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省不断探索和实践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大步踏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加强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各领域、各产业的创新平台体系。“今年前7个月,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87件,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30.5%。”省发展改革委创新改革处处长方秀说。

畅通经济微循环,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9月1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科大讯飞入选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科大讯飞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产品和服务,创造良好沟通环境、减少重复性劳动、提高赛会保障服务效率,在冬奥会赛场内外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语言交互无障碍。”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把加快发展智慧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构建工程,加快发展智能芯片、智能终端等制造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创意、移动传播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关键点,在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上下功夫,在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上下功夫,持续增强发展效益和效率。

“为了畅通经济微循环,我省积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城市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推动合肥等有条件的地方出台促进汽车、家电消费的财政政策,启动新一轮‘安徽特色商业街区’评定,扩大中高端消费供给。”省发展改革委就业消费处处长陈磊说。同时,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推进农村电商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电商主体和品牌培育,推广农村电商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今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2位。

为了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我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皖事通”合肥应用,目前770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三比一增”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级干部深入13.6万家企业,开展1.1万场次政策宣讲。(记者 郑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