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50年前科大南迁安徽 在肥“二次创业”

   2019-10-09 合肥晚报7版
82
核心提示:中国科大创建于北京,生根发展于合肥。1969年中国科大南迁安徽,1970年辗转搬至合肥。在困难时期结下的患难

中国科大创建于北京,生根发展于合肥。

1969年中国科大南迁安徽,1970年辗转搬至合肥。在困难时期结下的“患难与共”,开启了一段深厚无比的城校情缘。一城一校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科大在合肥“二次创业”,在面临着濒临解体的困境下,艰难重建,逆境图存。如今,科大在科学领域频频亮剑,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稳步迈进。而合肥,也因此获得丰厚的科教资源,科技创新已成为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50年前科大南迁安徽

在中国科大校史馆里,有一个展厅专门介绍了50年前科大南迁重建的这段历史,墙面上陈列着一幅幅黑白的老照片,都是当年中国科大南迁合肥的真实记载。

中国科大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上世纪60年代,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多个因素促使中国科大搬离北京。

196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学校派员至河南等地考察选址。稍后,国务院驻中国科学院联络员经与安徽省协商,指定中国科大搬迁安徽省安庆市。

记者在这些老照片中看到,有一张盖着中科大革命委员会印章的通知,上面写着“最高指示”,这是1969年12月学校革命委员会下发的搬迁通知。

当科大到达安庆市后,被安置在马山市委党校一栋仅能容纳300人的三层小楼里。马山党校坐落在一个小山上,随着下迁师生的陆续到来,人越挤越多,三层小楼根本住不下。屋子里没有床铺,也没有席子,只能睡在水泥地上。师生们就从当地老乡那里买来稻草铺在地上,各人自带被褥,睡在稻草垫上。人多房少,一间屋子要睡十几个人。

面对着实际办学的难处,最后由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委决定把科大从安庆搬到合肥,校址定为原合肥师范学院旧址。

辗转迁至合肥,艰难重建

1970年1月,科大辗转迁至合肥,在原合肥师范学校校址办学,同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

据科大校史记载,当时统计学校搬迁的有关数据为: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0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搬迁费达77万元。而当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舍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

关于当年科大面临的逆境,校史馆记录了一则这样的故事:中国科大迁址合肥,钱志道、钱临照毅然随校南迁,他们成为校内仅有的2名学部委员。钱临照后来回忆:“70年代下迁合肥,科大住房紧张,我与志道两家蜷居于一单元内,朝夕相处,笑谈如在目前。他唯独不谈在延安为革命所作的贡献。毛主席题词,初尚藏于箧中,及后为人所知,乃以示人。”

如今,每到樱花季,市民从黄山路北门进来,再经过一个由紫藤花缠绕的校门,就可抵达樱花大道。其实,这第二道“老北门”正是当年合肥师范学院的校门,尽管作为校门的功能不再,但它始终承载着科大人这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

逆境图存,科学领域频频亮剑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科大逆境图存,顽强进行教学科研,开始艰难的校园重建工作,为新时期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基础。

1978年2月,学校恢复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从此,科大在坎坷中重新崛起,从曲折中迈向辉煌。尤其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学、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科大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的大力支持下,首批入选“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朝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自南迁合肥以来,安徽省始终将支持科大发展作为建设科技强省、创新新型省份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要抓手,全力支持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2009年2月,安徽省出台《关于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若干意见》。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大已在合肥站稳脚跟,科研成果频出,引发各方关注。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上天、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科大在世界量子科技前沿屡获突破,特别是“墨子号”先后被写进2017年新年贺词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成为我国近年来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除了量子科技的系列成果外,科大实现世界最高分辨率单分子拉曼成像、铁基高温超导成果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BGO量能器研制成功……近年来,中国科大在单分子研究、高温超导、新型材料等多个前沿科学领域频频亮剑,在科技创新方面屡次助力实现“国家超越”。

半世纪城校情缘,共同发展

在49年前,合肥人张开怀抱接纳南迁的科大。困难时期的“患难与共”,开启了一段深厚无比的城校情缘。大学以城成长,城因大学而扬名,合肥与科大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从1972年,全校仅有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到2018年统计(校庆60周年发布数据),科大各类高层类人才不重复统计有402人,约占师资队伍总数的 31.8%;师资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 81%,45 岁及以下的占 50%。而“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士”,则是对科大倾力培养人才的最好概括。如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谢毅,均是当选时全国最年轻的院士。

如今,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的科大,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更多的举措:全面参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探索新型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科教融合共建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所好的大学对一座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49年前合肥接纳科大,也为合肥日后的发展种下了一颗强劲的创新“种子”。合肥依靠科大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成为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批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全面启动,一批重大前沿及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的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时至今日,一城与一校,相守相伴了近半世纪。从“科教之城”到“创新之都”,科技创新被嵌入了合肥的城市基因,塑造了合肥独特的城市气质。(记者 蒋瑜香)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