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江淮儿女再扬帆(长三角见证高质量发展·安徽篇(下))

   2019-10-23 人民日报1版
47
核心提示:一进安徽郎溪县下吴村,乡村田园美景就映入眼帘,伍员山上茶园青翠欲滴,山脚下茂林修竹丛中掩映着一座座农

一进安徽郎溪县下吴村,乡村田园美景就映入眼帘,伍员山上茶园青翠欲滴,山脚下茂林修竹丛中掩映着一座座农家小楼。茶农夏宗英从园子里探出身来:“多亏跟着人家山那边学,改种了白茶,这不,老茶山变成‘摇钱树’!”

山那边是江苏溧阳市洑家村(现为金山村洑家组)。24年前本报记者曾经探访山两边,两个村子共守伍员山,发展差距却发人深思。这些年,不甘落后的下吴村奋力追赶,追出了如今的山乡巨变。

安徽何尝不在奋力追赶!比长三角邻居,比中部兄弟省份,既有“山这边、山那边”的差距,也有“江这边、江那边”的短板,还有“人口规模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尴尬。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江淮儿女的愿望如此强烈。

“安徽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鼓励,让安徽人信心倍增。

行走江淮大地,我们处处感受到奔跑路上的火热干劲,也常听到放眼长远的理性思考。迈向高质量,安徽蹄疾步稳。

量与质

没有速度不行,惟速度不要质量更不行

新机遇扑面而来,安徽又站上一个新起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这些国家战略都惠及安徽。优势如何成胜势?闯劲怎么变动力?

“不片面以速度论英雄,不片面以总量论英雄,不片面以显绩论英雄。我们既要为当前发展尽责,又要对长远发展负责,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话语坚定。

——破解“速度焦虑”,安徽迈向量与质的新平衡。

省会合肥,10年前的GDP还不及浙江的一个地级市。“要追赶,没有速度不行,但不讲质量更不行。”合肥人冷静审视,动力不足是最大的发展短板。怎么追赶?瞄准“芯、屏、器、合”,潜心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肥“创芯”,十年磨一剑。走进合肥通富微电子公司的芯片车间,一尘不染,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前,身着防尘服的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公司副总经理袁国强指着流水线上的产品说:“订单供不应求,每天加工1700万颗集成电路,我们还在扩产。”

不仅是芯片,在合肥,新型显示、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从一片空白到全产业链,成长出一批千亿级新产业。更让合肥人骄傲的是,2017年1月,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花落合肥,跻身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国家队”。

速度换挡,合肥“加速跑”的步伐更矫健。去年全市经济增速8.5%,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升至第六位。

不只是合肥。追求高质量的安徽,发展路径更清晰:提质增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锻造发展“硬实力”。翻开今年上半年成绩单,安徽经济增速达到8%,居全国第六位,走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同增、速度与效益并举的新路。

——突破“结构胶着”,安徽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

走进煤城淮北,南湖公园内碧波荡漾、绿树成荫,退休的煤矿工人陆传标绕健身步道跑了一圈,“7.5公里,42分钟,刚刚达标!”他擦着额头的汗珠笑道。很难想象,过去脏乱的煤炭塌陷区,如今却成了“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生态城。

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也曾一度因煤而困。过去一个煤产业撑起全市八成的经济总量,亮眼的数据背后隐忧浮现:矿山枯竭,环境欠账,“资源饭”不那么好吃了。怎么办?淮北毅然转型:立足煤,延伸煤,然后超越煤,创新循环经济体系,将原煤“吃干榨尽”。

转型逼出“亩产英雄”。一个临涣焦化厂,精煤销往长三角,焦煤冶炼甲醇,煤矸石发电,一条全新的产业链,不仅实现了“超净排放”,去年盈利达到9.7亿元。“煤总有挖完那天,早转型,就能早日挺过阵痛。”焦化厂负责人感慨。

发展方式一变,这座资源枯竭城市顿时焕发新活力。

在奇瑞的焊装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抓取、焊接、传递,井井有条。从奇瑞的发展历程中,芜湖调结构的轨迹可见一斑。“10多年时间,政府围绕汽车产业坚持不懈扶链、集聚,给企业带来好环境。”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感叹。如今,从电池到电机,再到电控系统,芜湖汽车配套企业一应俱全,推动奇瑞一路高歌。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安徽向“东”对接,以创新引领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老工业基地芜湖,新能源汽车、现代农机、“互联网+”成为新名片;“铜都”铜陵,告别一铜独大,非铜产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45%……

创新引擎发力,一处处“盆景”成长为“风景”。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结构不断向优向好,农业、服务业迈向现代化,工业迈向更高端,越来越多的“安徽制造”脱颖而出。

绿与富

守住好山好水,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安徽,一个“徽”字可谓上下有山水,左右是人文。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常有置身画中的感觉,不经意间就会被山水之美感染:天下闻名的黄山、九华山,峰峦叠翠,景色宜人;“八百里皖江”“八百里淮河”,有江河浩荡,有流水潺潺。

高质量发展,好的生态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

“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这是党中央的重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子孙后代不答应。”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表示。

治污攻坚,安徽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这一片叫陈家圩,过去沿江24家非法码头、砂场厂。”在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街道武装部长周勇介绍,由此带来的问题一箩筐:违法建设、江水污染、河道断流,居民意见不断。

“唯有生态优先,才能一马当先。”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表示。2017年4月,雨山区集中攻克“非法码头”顽疾,沿线24家全部被取缔,通过岸线恢复,复绿420亩。

生态红线就是发展底线,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这一点。“产业转移不是平移,档次低的不要,污染环境的不要!”郎溪县副县长姚来顺身材高大,快人快语,对记者讲起转型如数家珍:尽管渴望发展,尽管不少企业投石问路,但郎溪严把绿色关,拒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守住美丽的绿水青山。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场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安徽打响。构筑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等“七大行动”。近三年,全省整治沿江7000余家“散乱污”企业,拆除长江干流200多座非法码头,百姓纷纷感叹:“好生态又回来啦!”

环保倒逼,产业变“绿”,逼出充满活力的“绿色经济”。

长江沿岸的和县,一手淘汰落后产能,一手发展新兴产业。日前,苏州晶瑞化学公司年产5.4万吨的微电子材料及循环再利用项目落户和县。“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这样高附加值、带动性强的绿色产业我们欢迎。”和县县委书记戴瑞坦言。

在乡村,好山水变成了新钱袋。“光秃秃的石头变青山,村里人吃起了旅游饭。”和县大老陈村村民杨昌发感叹。好环境吸引来不少长三角的游客,今年上半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0.7亿元。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座座工业重镇告别“灰头土脸”,迎来绿意盎然。钢铁大市马鞍山,三年压减炼铁、炼钢产能近500万吨,相当于减去一个中型钢企,同时方宏智能、欢颜机器人等一批绿色企业落地。工业大市安庆,所有化工企业也将全部“退城入园”,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

一组数字更能反映安徽绿色发展的“含金量”:去年全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与此同时,生态质量也出现标志性变化——单位GDP能耗下降5.4%,空气PM2.5平均浓度近年来首次降至49微克/立方米。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安徽正成为现实。

城与乡

补齐最突出发展短板,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相比,安徽还有一定贫困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城乡肩并肩的发展,全面小康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最紧急的硬任务。

大别山腹地的六安,集深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区域。决胜之战,六安使出超常之力,1263名帮扶干部立下“军令状”,扶产业、促就业、改危房等十大扶贫工程落户贫困村。

守底线,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原来住的是土坯房,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能住上楼房啊!”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笑得合不拢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两年前他搬进移民小区,住得宽敞了,腰包也越来越鼓:光伏扶贫一年分红3000元,养羊、种茶有万把块钱收入,“往后的日子越来越美啦!”

拔穷根,精准帮扶产业。沿着霍山县洪峰村山间小道拾级而上,一层层梯田次第排开,一丛丛茎干健壮的石斛扎根石缝。靠石斛脱了贫的农民祝发余感叹:“人工种石斛,过去真不敢想。如今政府上保险,技术有人教,一亩收入3万多元。”正是破译了技术“密码”,一个中药材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带动几万贫困户摘了穷帽。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安徽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狠下“绣花功夫”,招招精准,步步见效。2018年,全省7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2.6%下降到0.93%。更可贵的是,安徽不仅着眼于当前的脱贫任务,目光更盯住后脱贫时代,谋划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走进巢湖市汪桥集村,沟渠流水潺潺,绿色垃圾桶立在路边,一栋栋徽派民居掩映在树荫之下。村民汪正发说起变化格外高兴:“以前家家户户是旱厕,一到夏天,气味尤其难闻。现在全改成水冲式厕所,跟城里一个样!”不仅改了厕,村里垃圾有人管,污水管网埋在了地下。

“政府加宽了道路,还翻新了楼房,咱庄台上的日子好起来了。”阜南县西中心村赵继英老人由衷感叹。离村口不远,就是“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过去,由于连年水患,“庄台”上房屋老旧、污水横流。让“洼地”变成“高台”,阜南县全力抓好131个庄台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全覆盖,因地制宜建设小广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皖”如画中,“徽”常精彩。“美丽了,我家乡的路!”去年,一组以“四好农村路”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在全国反响强烈。这些道路,或蜿蜒盘旋,如入画中;或笔直开阔,通达四方。串起来的不只是美景,更串起了一个个乡村旅游产业,串起了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希望。

——加快农业现代化,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开车进田,靠手机种地,这搁以前想也不敢想,梦也梦不到。” 怀远县徐圩乡盛世兴农合作社理事长尚跃,从“老把式”变成新农民,“合作社60台大机器齐上阵,3天就种好了1.5万亩高粱和青贮玉米。”

农机更“聪明”,庄稼会“说话”,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落户田间,让农业基本告别“靠天吃饭”,撑起产粮大省的底气。

地处江淮分水岭的金安区,黄泥土、丘岗田,传统农业难发展。打造现代特色农业,政府舍得投入:强硬件,建起3万亩设施果园;强软件,把专家一拨一拨请进村。跃进村农民王康云道出种桃“秘笈”:“水肥一体营养配方,桃子糖分足、口感好,还能提前上市半个月。”现如今,金安脆桃在水果市场俏销,一亩平均增收3000元。

乡村投入优先保障,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安徽广袤的田野不断集聚新动能,越来越多徽风皖韵的乡村变富了、变靓了,从淮北平原到江南山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外与内

文化铸魂、组织保障,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外力推动,更要内力支撑。如何激发内力?安徽不断探索。

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是软实力。

“喜迎客,唱欢歌,茶戏楼里无穷乐。”晚上8点半,记者走进合肥市中心城区的“天仙配”茶戏楼,大厅内古朴典雅,入座后品一杯香茗,悠扬婉转的黄梅调子《喜迎客》响起来。据介绍,这样的文化演出每晚都有,市民、游客在这里能听到不少经典唱段。

界首,是一座书香四溢的城市。遍布城乡的读书会、“耕读之家”成为人们的精神乐园。芦村镇大徐进村农民朱红旗告诉记者,有了“耕读之家”,村里人从“打打牌、喝喝酒”变成“看看书、上上网”,大家眼界开了,社会矛盾也少多了。

文化大省安徽,将基层文化馆站、农家书屋建设纳入“民生工程”,160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基层,人们“耳朵有听头,眼睛有看头,农闲有学头”,鼓足了跨越发展的精气神。

“文化是无形的,但全社会文明环境的塑造,乡风文明的建设,全民素质的提升,都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无穷动力。”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表示。

高质量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是有力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安徽出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意见,一把尺子增强“硬约束”,努力抓实基层、打牢基础。

“发展是干出来的”“干部在状态,就要当好服务市场的‘店小二’。”采访中常听到干部们这样的话语。

为了让科技之花结成产业之果,合肥在全国率先创新科技投入机制,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深化“双引双培”人才计划,畅通科技创新体制“最后一公里”。

更多的主体感到了轻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常务副所长宋云涛说,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他和团队靠自主研发,建成了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有了党支部,致富更有谱!”在霍山县漫水河镇万家山村,农民叶子德将一堆堆百合装进纸箱里,忙得汗流浃背,“今年种了十来亩,亩产2000多斤,能挣10万元。”靠着党支部的引导,600多户种植户走上富裕路。传承老区红色基因,基层党组织的旺盛战斗力,激发出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走出安徽创新馆,不远处,是高高耸立的“胜利之塔”和渡江战役纪念馆,这里是解放战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重要起点。

历史与未来,在这里神奇地交汇。潮涌大地,蓄足了动能的江淮儿女劈波斩浪再扬帆!

(本报记者赵永平、朱思雄、高云才、冯华、曲哲涵)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