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版图上,安徽承东启西,中部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均囊括了安徽,可谓“左右逢源”。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新时代的安徽人正在谋求新的跨越。
如今的安徽不再是传统工业的“铜墙铁壁”,而是正开启一轮新的产业创业革命,努力以“芯屏器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芯”是芯片产业,“屏”是平板显示产业,“器”是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合”是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合肥创新有优势,优势就在基础研究实力比较强,舍得在源头创新上下功夫。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大科学装置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他们倡导的是踏踏实实坐冷板凳的创新精神。
在合肥市高新区,有一条闻名遐迩的“量子大道”,聚集了国盾量子、本源量子等一大批量子科技企业,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600多人。
其中,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为主营业务的初创型企业,囊括了中国大部分量子计算机人才。
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国平教授认为,坚持踏实耕耘的科研作风最重要,要从源头创新上下功夫。“外界浮躁的炒作没有意义,应踏踏实实地把核心技术、基础创新理论搞扎实。”郭国平笃定地说。
目前,我国量子科学就是靠科研工作者不问功利,潜心研究的扎实工作而处于世界前沿的。
不仅仅在量子科学领域,这些年,安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线发力,多点突破,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瓜熟蒂落。
在信息领域,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在能源领域,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做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在健康领域,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技术首次实现让动物“肉眼可见红外线”……这些勇闯“无人之境”的科技创举,为安徽争创“科技强省”赢得先机。这均是安徽挖掘自身优势,潜心原始创新的结果。
“芯屏器合”抓住核心技术
如果说原始的理论创新是“钱变纸”,产业创新就是“纸变钱”。
安徽坚持“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每年实施1000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大力推进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芯屏器合”高新技术产业,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芯”——芯片产业,积极发展包括“长鑫存储”一批骨干企业在内的129户集成电路企业,未来的合肥将“芯”光灿烂。
“屏”——平板显示产业,合肥集聚了集6代线、8.5代线、10.5代线于一身的世界最大的平板显示基地。自2008年9月开创性地引进建设国内首条高世代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合肥京东方6代线以来,安徽积极抢抓新型显示产业战略发展机遇,依托核心企业,集聚优质资源,从零起步、快速突破,全省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现已成长为安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器”——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六轴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1位。
“合”——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听会说,诞生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多语种虚拟主播,而在合肥的中国声谷,智能语音识别孵化企业比比皆是。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这是安徽这些年推进创新得出的重要结论。”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在合肥,安徽创新馆已成为一个深受市民欢迎的参观点,而这里更是产业成果汇集的平台。
开放日,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创新馆内人头攒动。稳态强磁场、墨子号卫星、郭天路航空无人机……这些高大上的科技成果展品,彰显安徽在中国创新版图上的突出地位,令参观者啧啧赞叹。
谈到创新平台,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李中如数家珍:与中科院紧密合作,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究院;推进能源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启动合肥先进光源、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等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
除了大平台,更要有制度创新。安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完善“编制周转池”激活人才,对编制资源实行省级统筹、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盘活存量编制9万名,其中1万名编制进高校,6万名编制进医院,2万名编制进村小、教学点和中小学,有效激活了沉睡的编制资源。
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探索实行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激励机制,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启动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一项项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公司的车间里,24岁的工人张萌正在装配机器人,他已经在这里工作3年多了,埃夫特的六关节机器人销量保持全国第一。
“我们的产品应用于芜湖市的几大支柱性产业,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也帮他们减少了职业病的困扰。”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张帷告诉记者,他4年前从外企来到这里,见证了这家企业的成长,在先后并购多家外资机器人企业后,公司在诸多技术方面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他也见证了芜湖机器人产业园的发展。
芜湖市产业创新馆一楼序厅,多块LED屏组成的璀璨“天幕”从顶部一直延伸到墙面,移动大屏幕打开之后,一架钻石飞机出现在记者眼前。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洪雨宁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家“国外型号+中国制造”的飞机制造企业,他们致力于提升通用飞机、无人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以引领中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
“关键核心科技不断‘攻城拔寨’,产业领域不再遭受‘卡脖子’之苦。为安徽实现高质量发展添底气、增动力!”安徽省经信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刘成全说。
受益于高含金量的政策体系,安徽正推进“芯屏器合”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打牢资源型数字经济基础,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生产应用中心、大数据存储基地建设。
行走安徽,处处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处处看见产业迈向中高端。创新驱动发展,犹如新安江奔涌的江水,昼夜不息。(记者 车辉 赵昂 陈华 刘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