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科大魏海明教授团队与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徐晓玲主任医师团队基于“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进入诊疗方案。
第七版诊疗方案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中给出免疫治疗方案:对于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测IL-6(白介素6)水平升高者,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首次剂量4-8mg/kg,推荐剂量为400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输注时间大于1小时;首次用药疗效不佳者,可在12小时后追加应用一次(剂量同前),累计给药次数最多2次,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00mg。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疫情发生以后,中国科学院启动“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控”专项攻关,将研究力量集中到合肥,依托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作为科技攻关任务的临床研究平台,汇集中科大等相关研究力量,在病毒检测、流行病学分析、感染免疫机理与新治疗方法等方向重点攻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省卫健委与中科大共建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魏海明团队与中科大附一院主任医师徐晓玲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可能的关键机制。在临床研究中,“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新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3月4日上午,应国家卫健委要求,徐晓玲和魏海明分别在合肥和武汉,通过视频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医生进行了培训,所训技术方法有望在全国推广应用。截至3月3日晚,中科大专家组已经在火神山、雷神山和金银潭等医院开展推广。
此前,2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已经介绍了中科大在本次疫情防控科技攻关任务中的最新进展。前期经过验证有细胞水平有作用的药物“托珠单抗”,已经开始投入部分临床。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已在14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救治过程中开展临床药物的使用(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结果令人鼓舞。(记者 陈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