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

   2020-06-06 安徽日报1版
27
核心提示:风起云天,潮涌东方。滚滚长江水,浩浩汤汤,奔腾万里汇入东海,江海交汇,蔚为大观。在入海的陆上三角洲—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滚滚长江水,浩浩汤汤,奔腾万里汇入东海,江海交汇,蔚为大观。在入海的陆上三角洲——长三角这片古老而年轻的35.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磅礴力量正在汇聚,以占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承载着2亿2千多万“长三角人”热切期盼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5月22日至23日,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及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在安徽芜湖举行,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挽起长江经济带,连接世界大舞台。三省一市全面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认真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从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到中新苏滁高新区,产业协同加足“马力”,合作共建沃土“生花”;从江苏省产研院种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到合肥在建的全球最大量子实验室呼之欲出,打通长三角创新“经络”,让“创新之苗”长成“参天大树”;从烟波浩渺的南太湖“华丽转身”,到苏滁清流河景观带一展魅力新姿;从洋山到龙潭到芜湖,江海港口互联,向世界一流港口群迈进;高铁飞驰,织线成网……从“蓝图规划”到美丽“现实画卷”,三省一市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民生红利加速释放

一地认证,全网通办!

2019年5月22日,从在安徽芜湖召开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传来消息,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运行,包括上海、杭州、合肥、苏州、嘉兴等在内的长三角14个城市实现首批51个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

一年多过去了,这一全国首个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旗舰店打造得如何?

浙江省嘉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不同于传统的办事窗口,这里拆掉了封闭式柜台,在开放式空间中,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从过去的“面对面”变成了如今的“肩并肩”。“一对一”协助,距离近了,沟通更便捷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处处为民着想,把群众的所思所盼一点一滴地落到实处。不用多跑路,在当地就能办好长三角“异地事”,正是通过这里的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5月27日,记者在嘉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看到,市民陈先生仅用了20分钟就办成了从嘉兴到西塘的企业营业地点变更业务。也是在这个窗口,创业青年莫雪峰一次性领取了由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在嘉善办妥了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成立歌斐颂巧克力(上海)有限公司的开办事宜。

“专窗集成了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多部门资源,推行跨省办理‘一站式、集成式’服务。”嘉善县政务数据办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费捷说,企业不仅少跑路,还能享受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一体化发展首先是破除观念上的壁垒。既努力拉长长板,又积极贡献长板,为其他地区发展赋能提速,解答好“1+3>4”这道题,三省一市在多个领域谋篇布局,一体化步伐更加有力,轮廓愈发清晰。

聚焦普惠共享高端嫁接,三省一市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率先探索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

“创新采取品牌输出、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共服务互认共享。”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说。

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系统全面联通,长三角居民使用本地职工医保卡,就能在沪苏浙皖任何一个地级市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享受门诊直接结算,职工医保“一卡通”,覆盖41座城市、3500多家医疗机构。

沪苏浙皖档案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档案部门重点协同项目备忘录》,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跨省异地查询实现“在线办理”,“长三角人”异地查档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信用价值“遍地开花”,数据互认、联动奖惩,长三角聚力打造跨区域“信用标签”,积极创建长三角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沪苏浙皖的企业如果在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旅游环保等领域发生失信行为,在整个长三角区域都将“寸步难行”。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按照“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为三省一市复工复产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绿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以前洪水一过,岸边树枝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垃圾袋。”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主任毕孟飞说。如今,情形已大相径庭。

一汪清泉,汇入山涧,在皖南聚为新安江,东流千岛湖,汇入富春江、钱塘江,奔腾入海。一条新安江,联系起了下游的杭州与上游的黄山。作为我国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首次实践,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首轮试点于2012年正式实施,浙皖携手,目前正实施第三轮试点。新安江已成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千岛湖水质稳定保持为优。这场被外界形象称为“水质对赌”的探索,正在朝着常态化、长效化迈进。而今,浙皖“手挽手”再探新路,筹谋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已被写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共推“新安江实践”在更广阔和更综合的生态系统“开花结果”。

聚力基础互联市场共建,战略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6月5日上午,浙江湖州,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共同见证下,沪苏湖铁路开工。在上海、江苏同步举行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同步开工。这是长三角三省一市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

交通运输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领域、关键支撑和重要载体。长三角地区积极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以全国铁路8%的营业里程,承担了国内近20%的铁路旅客输送量,形成全国最密集完善的高铁网。

5月27日13时,一辆G55304次试运行检查确认列车从合肥南站始发,沿着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驶向芜湖、宣城、浙江湖州等方向。至此,这条线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转入运行试验阶段,距离开通运营越来越近。“合湖段建成通车后,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对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合肥南、上海虹桥、杭州东等现代化高铁站运营时间内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到发;“半小时至3小时经济圈”从梦想变成现实……风驰电掣的速度,印证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度。

从百年前的“徽杭古道”,到如今的杭黄高铁;从2008年安徽首条高铁线合宁客专贯通,到2019年商合杭合肥以北段、郑阜高铁开通运营,安徽铁路已从过去的“断头末梢”,织线成网,串珠成链,发展成铁路网枢纽,全域迈入高铁时代,成为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484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10公里,从里程到密度均位居全国前列。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乘着更高质量一体化国家战略的东风,通江达海的长三角,正以“抱团”之势,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目前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与苏浙皖省港集团‘手拉手’,加大江海联运力度,提升长三角港口群发展能级。”5月27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上港集团副总裁张欣表示,上港集团与安徽省港集团在很多业务层面都有紧密合作,除了已开辟安徽芜湖到上海洋山“五定班轮”的业务,还计划在资本、信息化等层面加强合作。

从高处俯瞰,整个四期码头宛若无人之境,只有桥吊、自动引动车等生产系统和设备忙碌不停,这里是目前全球已建成单体规模最大、综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码头,今年1月,已被整体纳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2019年5月22日,安徽省港航集团与上港集团签订“沪皖港口联盟”深化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开通芜湖―上海洋山“点对点”直达联盟航线(一核航线),又开通合肥―芜湖、安庆―池州―铜陵―芜湖两条省内“港航巴士”(两翼航线),“一核两翼”集装箱运输体系全面运行,压缩了货物出运时间,安徽集装箱运输从“货等船”变成了“船等货”。

在南京港龙潭港区,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一艘“蚌埠号”货轮载满安徽制造的白色家电,将经由这里发往上海洋山港,最终奔赴中东和欧美等地。

“通过长三角的港交通的港口的一体化的运营,可以有效的提高港口之间的作业效率。”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洪生说。

随着铁路、机场、港口集群的建设完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呼之欲出。“长三角要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我们要有更宽的全球视野,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未来,各展所长、和而不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对接创新链产业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为了让网络更加稳定可控,我们启动了长三角一体化网络试验设施建设,来推动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更好协同创新。”5月29日,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未来网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晨说。

千里之外的工业机床操作过程显现在大屏幕上,纤毫毕现,网速之流畅、画面之清晰,让记者叹为观止,点燃了大规模工业互联网成为智能制造“新引擎”的美好前景。

今年全国两会,“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长三角在“新基建”中率先发力,激发更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张晨表示,长三角一体化网络试验设施依托CENI(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优势资源、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在苏浙沪皖建设新型产业应用互联网,推动长三角工业企业协同创新、转型升级,使长三角区域内“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服务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

构筑“创新共同体”,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必须依靠协同创新。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作为安徽距沪苏浙最近的国家级高新区,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了智能制造产业研究所,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设立了技术转移马鞍山分中心,与东南大学合作设立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与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共建产业发展双基地。

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探索规划联动、项目联动、平台联动、人才联动。

“安徽始终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不断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张天培说。

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迭出,创新活力迸发。“悟空”探秘、“墨子”传信、“高分”观测、“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聚变能、类脑智能全球领先。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犹酣,全球最大的量子实验室呼之欲出。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步启动运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

岁末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安徽“硬核”科技力量在大战大考中大显身手。中科大联合攻关团队开展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托珠单抗+常规治疗”免疫治疗方案全国推广,参与国际抗疫。

产业协同“握指成拳”,产业链合作加速。以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根基,长三角地区加快产业合作载体建设。作为长三角地区苏皖两省先行先试、跨省合作的载体,中新苏滁高新区处处迸发加速发展的新活力。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说,园区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累计引进工业项目200多个,协议投资超550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超过70%。

一年来,安徽着眼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人工智能试验区及我省2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成功举办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深化“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六百对接,集中签约项目638个,投资总额7351亿元,其中长三角合作项目149个、总投资额1018亿元。全力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今年4月,揭牌成立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

安徽与沪苏浙共同签署《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推动车联网领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举办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打造“G60科创云”平台,G60科创走廊新能源产业联盟、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通航产业联盟分别在宣城、合肥、芜湖成立。全国首个跨省5G视频通话在上海、杭州、苏州、合肥四城实现互联。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做好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一个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正在冉冉升起。

(记者 郑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