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下好创新“先手棋” 锻造领跑“主引擎”

   2020-08-19 安徽日报1版
27
核心提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察大势、谋划全局,作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之选。

“敢于做一些领跑的事情”“下好创新‘先手棋’”……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对安徽发展提出殷切期盼。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近年来,安徽秉持“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锻造领跑“主引擎”,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凝神聚力 打造“强磁场”

——面向最前沿,关键领域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7月28日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方愿继续同各方加强科研交流合作,合力突破重大关键科学和技术,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由中国、欧盟、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七方30多个国家共同合作开展。

作为ITER中国工作组重要单位之一,来自合肥“科学岛”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导体、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电源、诊断、总装等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绝大部分。

凭借在托卡马克装置上40多年的技术积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一系列聚变工程关键技术,承担的ITER任务100%国产化并以优异的性能指标通过国际评估,交付进度和产品质量100%满足ITER要求,在ITER七方中位居前列,创造多项第一。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评价道:“中国在采购包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安徽以创新为引领,下好“先手棋”,勇闯领跑路!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省委书记李锦斌深有体会地说,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上海第一,合肥第二!”

2017年1月1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正式批准安徽省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原始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打造原始创新“强磁场”,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使命。

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三年多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涌现出一批新成果、新技术、新突破。

信息领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单光子量子计算机成功构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天文尺度的量子干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取得量子通信现实应用的重要突破。在2017年和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点赞”中国科大量子科技成果。

能源领域——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2017年创造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新的世界纪录,2018年获得可重复的大于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为未来聚变堆实现超高温长脉冲放电提供科学和工程实验支持;2019年,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在合肥竣工交付。成功研制新型催化剂,攻克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难题。

健康领域——低温等离子体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机理研究取得突破;首次实现哺乳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突破了自然界赋予动物的视觉感和物理极限;揭示了人类疱疹病毒基因组包装关键机制。

环境领域——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实现在轨运行,首次获取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提升了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新型“探霾”激光雷达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打破发达国家对激光雷达核心技术的垄断。

自主研发投产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全国率先面世;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下线;缓冲拉杆关键部件保障“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6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最新成果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保驾护航;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3000多套部件产品;为高分七号卫星提供高性能阻尼器等关键部件;完成“均相离子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推动了我国离子膜材料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发展;首个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在南极昆仑站安装成功并投入运行……

关键领域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迈进,创新已成为安徽最大优势、最靓名片、最强音符!

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在安徽合肥,大科学装置已呈集群发展之势。

已建——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性能不断提升;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先进水平;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获重大突破,磁场强度达42.9T、位列世界第二。

在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全面开工建设,“中国聚变梦”从合肥起航。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合肥基地加快建设。

预研——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预研进展顺利。

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主基地,安徽着力构建“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有序推进“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形成由点到面、由中心到全局的省域创新网络。

四年多来,安徽国家级研发平台突破200家,增长39%;4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

“E=hv”,这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公式。在合肥市西郊,形如“hv”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如火如荼,不久,这里将建成我国首个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400公里外的上海,2019年成立的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与这个实验室遥相呼应,而中心的筹建人之一,就是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中心明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以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为基础,联合在沪相关量子科研力量,推进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创新,培育和发展量子信息新兴产业。

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推动重大基础设施、文献、数据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安徽围绕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试验区,努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化危为机 培育新动能

——面向高质量,安徽制造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在全球疫情蔓延,供应链受阻困境下,合肥京东方却跑出了不俗的成绩——上半年,三条高世代线满产满销,液晶屏行销全球,为世界“显示”美好生活。

“疫情之下,线上经济的腾飞,为合肥京东方的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机会。教育平板、笔记本电脑和桌面显示器的出货量大幅提升。”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区域总经理李宾说,65英寸、75英寸液晶屏全球市占率均达到30%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还有晶合集成。今年以来,这家生产12英寸晶圆的龙头企业月产能持续飞扬,从年初的2万片增至2.5万片,上半年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60%,为安徽制造点亮灿烂“芯”光。

如果说原始创新是“钱变纸”,那么产业创新就是“纸变钱”。近年来,安徽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以十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芯屏器合”组合大显身手,挺起先进制造业脊梁。

“芯”光灿烂——合肥聚集了近260家集成电路企业,总投资2200亿元的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布局加速形成。

“屏”步青云——彩虹液晶基板8.5代线项目达到行业先进水平,0.12毫米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创世界纪录。合肥相继建成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6代线、8.5代线、10.5代线、柔性显示6代线、全球首条12寸硅基微型显示生产线,在国内形成了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器”势磅礴——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打破国外垄断;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世界第一;六轴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一;建成全球最先进的全铝车身纯电动智能制造线。

“合”家欢乐——合肥获批国家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中国声谷入园企业800户,营业收入接近千亿元,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获批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37件,2019年产值同比增长13.4%。

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安徽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4位。

制造业强则经济强,制造业兴则经济兴。

2018年和2019年,安徽连续举办两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向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发来贺信,从国家层面赋予大会重要定位,为安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定了“新方位”。

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法国、奥地利、日本等国政要、名人云集会场,大项目、大订单纷至沓来。世界制造业大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模式之新、影响之广,在安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今年4月,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在安徽合肥“安家”,联合江淮汽车打造世界级智造工厂。

今年5月和6月,德国大众“重资”入股国轩高科和江淮汽车,携手打造中国新的新能源汽车中心。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相继与皖企“联姻”,为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积蓄势能,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6月15日,安徽省政府携合肥等六个城市,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安徽与阿里将在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协同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创新合作模式等四方面展开多项具体合作。

合肥等六市也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纵深推进数字化发展。其中,合肥落地云计算、区块链创新中心;芜湖依托港口优势,服务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滁州打造数字农业标杆试点;蚌埠探索工业互联网和内外贸数字化升级;宿州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黄山探索打造智慧旅游。

“一省带六市”的深度合作,再次表明了安徽推动全面数字化升级的决心!

“安徽从农业到工业、科创,产业分布齐全,每一块都有大量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机会。阿里巴巴不仅希望推广有效经验,更希望为安徽搭好数字基础设施,做出安徽特色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今年上半年,安徽先后举行六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医疗大健康、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等高端前沿行业。

以“新基建”支撑新动能!

安徽按月推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增速达50.5%。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5G基站14253个,近8000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

0.7%,转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安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创新引擎加速发力,全省上下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势,交出了来之不易的“转正”成绩单,实现了以保促稳、以稳促进、以进促新——全省生产总值由一季度的下降6.5%转为上半年增长0.7%,增速快于全国2.3个百分点!第二季度GDP增长7.3%,居全国第2位!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上半年增加值增长10.5%,比规上工业增加值高8.5个百分点。创新,已成为引领安徽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战疫 吹响“集结号”

——面对新病毒,“安徽药方”和“安徽利器”大显身手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交易会,这是安徽“大健康”领域的集中巡礼,这是安徽科技战“疫”和创新成果的“高清扫描”。

今年4月30日,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在安徽创新馆开幕,科技成果网上展厅同步与海内外观众“见面”。

网友们感叹:逛完这个网上展厅,你自然明白为什么说安徽是“抗疫优等生”。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汹汹。

同病毒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技术。安徽迅速启动3批16个应急科研攻关项目、2批26个新冠肺炎防治技术产品创新及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新冠肺炎检测和诊疗智能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核酸检测等领域的研究以及消毒杀菌产品、诊断试剂、疫苗、治疗性药品、医疗器械、智慧监(检)测平台等研发及产业化,吹响科技战“疫”集结号。

炎症风暴是新冠肺炎患者向危重症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抑制?安徽科研团队找到了答案——“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

今年3月3日,该方案正式列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召开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视频培训会,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徐晓玲教授,向同行专家介绍“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发出新冠肺炎研究和治疗领域的“安徽声音”。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筹部署和中国红十字会支持下,安徽专家团队赶赴武汉,指导帮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14所定点收治医院采用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受中国红十字会委派,3月15日,两位安徽专家启程支援伊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3月25日,徐晓玲教授作为中国政府第三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顾问,飞赴意大利,支援该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4月2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向印度、巴基斯坦、波兰、瑞士、德国、英国、俄罗斯7国70余家医院同行,分享新冠肺炎患者诊疗和救治经验。

不仅在武汉保卫战中大显身手,还为国际战“疫”贡献力量,“安徽药方”赢得中外点赞!

中西医联手救治全覆盖,是安徽战“疫”的又一大亮点。

皖产疏风解毒胶囊为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的中成药,皖产“清肺排毒汤”定点捐赠湖北用于抗击疫情。

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第一时间服用中药汤剂;轻型、普通型和重型患者治疗首选国家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危重型患者救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一人一案”辨证论治……安徽中医药参与救治和治愈出院占比均超98%!

疫苗是战胜病魔的利器。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纳入科技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6月20日正式获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也是安徽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

安科生物将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安达芬(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剂进行改进,增加雾化吸入途径,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安徽紧邻湖北,面临“湖北入境人员多、在鄂务工返乡多、过境中转多、联系往来多”等防控压力,但战“疫”成绩单可圈可点,这离不开硬核科技力量的支撑。

只要正常步行通过安检区,即可完成测温及安检。皖产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在上海地铁、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场所广泛应用。这种安检模式降低了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提高了通行效率,缓解了人流聚集压力。

前往医院就诊时,不需要触屏、按键,直接用手在空中“比划”,就能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大大降低了患者因手指与屏幕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款无接触自助挂号机,采用全球领先的“可交互全息空中成像”技术,依托该技术,安徽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还研发了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

皖产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代替街道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发热人群进行摸底,对重点人群进行随访,不仅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还降低了工作人员上门沟通交叉感染的风险。针对方言难懂的问题,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不断提升语义理解、智能交互水平,如今信息采集完整度已达90%。

来自合肥的人工智能新冠肺炎影像辅助诊断平台,通过4D对比分析+多模态辅诊精准识别,3秒即可完成一例新冠肺炎辅助诊断。目前,该平台已为12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辅助诊断服务。

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消除菌毒空气处理设备批量生产;用于重大传染病员安全隔离与转运的奇瑞瑞弗负压救护车驰援武汉、出口海外;防疫弥雾消杀机器人,医疗物品智能运送机器人,可自然呼吸、重复使用的纳米纤维口罩……“安徽利器”在疫情防控一线大展拳脚。

线上远程问诊、AI辅助诊疗等智慧医疗手段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安康码”推行以来,人们出行检测时间由以往的平均60秒降为10秒,有效缓解了基层防疫站点压力;疫情动态监测、交通人流分析等“抗疫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速提效!

得益于科技力量的支撑,安徽不断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持续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的省份中率先“清零”,确诊患者临床治愈率高达99.4%,居全国前列。

活力奔涌 筑造新高地

——面对新态势,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

“河长”“林长”已耳熟能详,但“链长”你听说过吗?

在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12条产业链,每个都有一位市领导挂帅当“链长”,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

“我们在创新创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通过‘链长制’得到解决。”合肥矽迈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小春说,集成电路行业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很高,政府搭台加强校企合作,能解决企业人才的储备问题。

创新愉快、愉快创新,安徽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形成一系列保障创新的制度成果,创新链条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8个“全创改”区域之一,安徽大胆探索创新,形成了若干新经验新成果。

安徽总结上报的“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和“事业单位工资激励机制”等两项改革举措,以及先行先试的“专利权质押融资”等3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推广的首批“全创改”经验。

自2016年6月“全创改”方案获批至今,安徽累计有13项改革举措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推广改革经验。

2017年5月,《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出台,提出科技强省建设“三步走”目标,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加大财税投入保障力度,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提高开放创新水平,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培育良好创新环境六个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为各类创新主体“保驾护航”。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随着《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等政策的深入推进,江淮大地正在不断上演一个领军人才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精彩故事。

无辐射、不停留、无接触,一秒过安检,迅速识别违禁物品。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皖产太赫兹安检系统为八方宾朋提供安检服务。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帅介绍说,公司2016年12月成立,2017年就获得了安徽省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资金1000万元的支持,当年销售收入就超过了一个亿。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科大、合工大毕业的青年才俊组建的企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2017年,团队获得‘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资金支持,省市区三级配套,给了我们2800万的扶持资金,这让我们在研发上更有底气,更敢投入。”公司董事长刘新天介绍说,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但我们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主要原因是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截至目前,安徽已累计立项扶持220个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财政投入达11.13亿元,引导地市和社会资金投入达60.68亿元,获扶持团队企业总产值达120多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首期可达90%;落实股权激励等相关税收政策;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2017年11月,我省发布《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张良安是此项政策的受益者。他没有想到,除了搞研究、做实验,还能出来创业当老板。凭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2016年张良安团队以部分成果作价350万元入股,成立了安徽海思达机器人公司。“按照省里出台的政策,未来股份收益的70%都将直接奖励团队!”谈起未来的发展,张良安充满期待。

先后出台合肥“科学中心人才20条”、合肥“人才新政8条”等政策,从资金、土地、体制机制等方面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全要素保障,安徽倾力打造创新高地、“养人之城”!

2019年,安徽7人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为历年之最;在皖工作院士332人,其中在皖院士38人,采取建立院士工作站等合作方式的294人。

在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合肥市连续两年跻身前三甲。

劲风吹来,洪波涌起。2019年4月24日,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开馆,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同步盛大开启。

5月30日,首场科技成果发布会上七大科技成果亮相,三个项目完成现场签约;

6月13日,承办2019全国双创周安徽合肥分会场活动,百余项重点创新成果发布;

8月13日,第二场成果发布会召开,六大成果专题呈现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

10月23日,中瑞(合肥)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国际合作论坛成功举办,安徽创新馆与瑞士伯尔尼大学签约共建“中瑞生物免疫技术国际合作中心”……

甫一亮相,安徽创新馆就大手笔不断。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安徽创新馆逆势前行。

4月30日,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成功举行,安徽科技大市场同日揭牌;

8月13日,安徽科技大市场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开幕,现场签约9个项目、签约金额近14亿元。

汇聚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安徽创新馆的使命是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科技大市场。

缺乏专业服务机构?

来安徽创新馆。这里集聚了大数据公司、创新投资公司、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技术产权交易所等科技服务企业,未来还有更多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入驻。刚刚获批的“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创新馆,这是安徽省设立的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缺乏专业交流平台?

来安徽创新馆。这里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数据等高端前沿产业,定期举办各类成果发布、转化交易及双创活动。作为长三角科技创新服务战略联盟的重要成员,与长三角许多政府机构、大院大所、创新平台等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

缺乏专业经纪人才?

来安徽创新馆。这里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的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已全面启动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工作,研发设计具有安徽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模式,加快打造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

建成运营以来,安徽创新馆举办各类成果转化交易活动68场,发布推广成果转化项目500多个,为5000多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促成技术合同额近45亿元,促成股权投资项目44个、金额2.2亿元,成为安徽省科技成果集中对接转化交易的高能级平台。

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引领各类创新主体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江淮大地正奏响激昂澎湃的创新进行曲。

到2020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到2025年,建成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到2030年,建成科技强省,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力大幅跃升,安徽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本报记者 李跃波 汪永安 执笔)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