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先行先试!长三角一体化这样“刷新”高质量

   2020-08-26 人民日报客户端
36
核心提示: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面对8位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负责同志,总书记开宗明义:“在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这次座谈会,让本就醒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再次高亮,长三角“刷屏吸睛”之势蔚为壮观。有网友淳朴地道出心声,“长三角是个好地方,充分利用优质资源,能为国家多作贡献。”

靠什么多作贡献?在困局中寻新机,于阻碍中开新路——决策层在严峻复杂形势中,对长三角寄予厚望,和长三角地区向来敢于先行先试、勇作开路先锋的创新基因息息相关。

从小岗到义乌,从“健康码”到“城市大脑”

——先行先试的长三角,成就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安徽,长三角一市三省中公认的“小兄弟”。座谈会上,安徽省负责同志风趣地说:“那时候我们是旁听生。在总书记批准和推动下,我们变成了插班生,现在成为了正式生。”

其实,“旁听生”一向“敢闯敢试”。

明亮的大厅、宽敞的厨房,在安徽滁州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金昌开办的“金昌食府”很是热闹。到了饭点,来村参观的游客不少被这招牌吸引,点菜落座,觥筹交错。

离饭店几百米的一处空地,当年的几间茅草屋仍被精心保存。两张木板桌、几个石墩子,“门”是个一米多高的土洞,照明靠煤油灯。1978年,严金昌作为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就在这屋里按下了手印。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感叹:“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四年后,浙江金华义乌,另一场“敢闯敢试”的故事发端。

1982年,穷得叮当响的山区小县义乌,县政府开了一场大会,除了机关干部,还有商户三四百人。大会宣布,要引导农民进城经商,不是违法的商品不能没收,政府要支持老百姓致富,谁再为难他们就处理谁,在此基础上,义乌最终形成“四个允许”: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乡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

政府用水泥板搭起两排简易摊位,让商贩们名正言顺做生意。义乌从第一代马路市场——稠城镇湖清门小百货市场起步,“鸡毛换糖”的小生意,做成了“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市场。

这样的奇迹,在长三角一个接着一个。

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2020年榜单公布,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盛泽,一个小镇居然有两家企业入选:恒力集团名列107位,盛虹控股集团名列第455位。

驾车行驶在恒力集团位于盛泽镇的厂区,连绵不绝的厂房、高度现代化的生产线、不断进出的货运车辆……企业负责人颇自豪地说,这是国内最小的一个生产基地,最大的在大连长兴岛,全部投产,可实现年产值3000亿元。

27年前,《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苏州跃起六只虎》,江南水乡,彼时就迸发出跨越时代的强劲发展动力,27年后,这里仍然虎虎生威。

从小岗到义乌再到苏南,破旧立新,先行先试的长三角创新基因,不但衍生出巨大的经济体量,也具有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全新动能。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这几天重焕笑颜。受疫情影响,往年一天能来7、8拨国际客户的店铺鲜有人影。她带着员工们忙销售、忙直播,总算恢复到往年的五成左右,“有时差,外国客户要直播看货,晚上店铺能否不关?”

市场运营方当即调整,白天经营、晚上闭店的“传统”,说破就破。这个小细节,是沪苏浙皖刀刃向内自我改革、真抓实干的一个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企业复工复产就业招工协调合作、跨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落地协同会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协调通报等多项机制。同时,借助“一网统管”、城市大脑等社会治理创新,在三月初,四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就均接近95%,生产活动迅速回归常态。

二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由一季度的下降5.7%转为增长0.2%,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上年底的23.9%提高到24.2%,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上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对党中央战略意图领会到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扣紧了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评价颇高。

从浦东开发开放到自贸区新片区及长三角生态示范区

——制度创新的长三角,成就改革开放新高地

这一轮长三角一体化大潮,浦东,仍是当之无愧的C位。总书记布置七大任务,浦东榜上有名。

“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浦东开发开放,从一出生,就志在系统集成创新。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4月在《人民日报》撰文,历数30年来,浦东如何始终以先行改革闯新路:探索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等新的要素市场平台,率先推开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推进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等制度创新,在先行先试中为面上改革积累经验。

始终以扩大开放添活力的浦东,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等一系列“全国第一”。

在浦东开发开放30年之际,刚被总书记“点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也交出耕耘一年的答卷。8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一口气报出十项开放型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加快形成,率先实行企业名称告知承诺制,将企业名称登记速度从改革前的“一天”提升到“实时”;对标美国、香港等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构建全新海关监管机制;促进资金自由的金融开放创新体系、高度开放的运输自由制度体系、人员从业自由的制度体系等加快形成……还有按照“系统改革、集成创新”原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水许可“两证合一”;全面对标世行指标体系开展评估,最终得分接近世界第一梯队水平。

新片区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在对外开放,跨越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更多则在对内开放——协同。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协同尤为重要。一体化旨在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

“落实好总书记要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就是下好一盘棋,拧成一股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将会有不断进化的阶段,从项目协同到政策协同,再从政策协同到共同立法,最终形成制度性安排”,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副主任张忠伟说,“示范区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要素流动、项目管理、土地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己经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性安排,疫情期间,我们共同制定的六条联防联控机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来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

从G60科创走廊,到国家科学中心四居其二

——开路先锋的长三角,志在用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总书记要求明确。

从资源禀赋看,长三角“开路先锋”的基础颇佳。国家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合肥、北京、深圳,有两个位于长三角;复旦、上海交大、中科大、南大、浙大等高水平大学林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基础雄厚;根据《2020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一市三省单位主持完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有63个,占全国总计296个奖项的21%……从任何一个角度看,用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堪当大任。

科技创新正成为苏浙沪皖合作的热土。

《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以合肥、上海张江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推动原始创新”,这份安徽的计划,还包括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技术创新,以沪通、宁苏锡、杭甬、合芜蚌“多组团联创”推动产业创新。推动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委员会,共同出资成立长三角创新发展基金,建立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常态化对接机制。

加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协作力度,联合破除一批制约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障碍,共建一批重大基础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园区,攻克一批“卡脖子”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机制高效、协同创新、成果共享、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正成为长三角共同的科技创新目标。

在以平台合作创新闻名的G60科创走廊上,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个城市的联手进入第五个年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规划》《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显示,这9个城市经济总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增速明显。“从平台运行的实际效果看,G60科创走廊发挥先发优势和聚合效应,推动要素自由流动,着力聚焦市场一体化,有助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要素优化配置、产业分工集聚。”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说。

8月21日的上海市委常委会,上海明确提出在更深层次推进深化改革、更高水平扩大开放上勇当开路先锋,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封锁、推动产业创新上勇当开路先锋,为全国发展、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贡献长板。高水平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张江科学城等区域发展,打好浦东开发开放这张王牌。要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借东风,长三角正孕育更强大的动能,共和国的长子范儿更足了。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