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人民网-安徽频道】长三角一体化下的合肥:对标“优等生” 当好“上进生”

   2020-11-25 人民网-安徽频道
44
核心提示:在老合肥人眼里,去一趟上海,可不容易。搁20年前,要么搭绿皮火车“夕发朝至”,要么乘大巴颠上七八个小时

在老合肥人眼里,去一趟上海,可不容易。搁20年前,要么搭绿皮火车“夕发朝至”,要么乘大巴颠上七八个小时。现如今,坐上高铁,到上海最快只要两小时。见微知著,交通便捷程度的提升,不过是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诸多“红利”之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今年8月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合肥完成了从长三角“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的身份转变。

眼下,合肥正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踏上新征程。正如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上说的那样:“合肥将向兄弟城市学习,敢拼会拼、苦干实干,当一个长三角的‘上进生’,努力与长三角‘优等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交通先行 让市场要素加速流通

“早上从上海坐高铁出发,中午到合肥工厂转一圈,跟高管们碰个头,下午再回去。”这样的行程,对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董事长杨桂生而言,是常有的事儿。

2006年,在工程塑料领域做出一番成绩的杨桂生踏上徽商“凤还巢”之路,回合肥投资办厂。2017年,出于对城市区位优势、发展前景的看好,杨桂生又追加了3亿元投资。“现在,合肥到沪苏浙主要城市的距离‘近’了,无论是客商考察,还是和总部互动,都很方便。”

距离拉“近”的背后,是合肥日益提升的交通便捷度。

拿铁路客运来说,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合肥被确定为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尤其是高铁方面,以合肥为原点的“时钟型”高铁枢纽日益完善,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3小时到杭州,当日往返通勤圈已经形成。

现在,从合肥坐高铁出发,能够直达沪苏浙绝大多数城市,且班次密集。APP“铁路12306”显示:11月22日,合肥发往南京、上海、杭州的高铁(动车)多达97趟、72趟、82趟。

作为铁路客运的重要补充,借助沪陕高速、沪蓉高速等高速公路,合肥(含4县1市)与沪苏浙地区15个城市开通了直达客运班线78条,2019年发送旅客量近30万人次。

同时,“十三五”期间,G312上霍线、G329舟鲁线等连接合肥与沪苏浙城市国道(合肥境内)基本完成一级公路改造。这为往返两地的旅客、货物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加大与沪苏浙地区交通对接力度,对提升区域运输服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合肥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人流、物流的更好汇集,有利于信息、资金等市场要素的流通,这对推动区域文化交流、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2019年印发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指出,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

对此,上述负责人介绍,当好“上进生”,合肥将充分发挥交通的先行作用,力争到“十四五”末,境内高铁总里程达1000公里,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1000公里。同时,推进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前期研究、规划等工作,为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他还表示,在与上海、杭州、南京等6座城市互认轨交码的基础上,合肥正推进长三角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实现异地出行“同城待遇”,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感。

创新为要 做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者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的城市“名片”。其中,前半句得名于内湖巢湖,是对当地自然禀赋的描述;后半句则道出了合肥在创新上的付出与收获。

合肥,是继上海张江之后,我国第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拥有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创新实力雄厚。近年来,主要创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稳居省会城市第一方阵。

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合肥的一大特色。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入选数位居全国城市第4,省会城市第2。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创新之于合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重在产业带动。

量子产业,是合肥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当地在量子通信应用技术研发、实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已走在国内前列。

眼下,合肥正打造首个量子计算创新创业平台。该平台将面向多行业用户,推出针对量子计算的学习、实验、开发、应用一整套解决方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解决更多实际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专业化分工,促进量子科技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要有人才支撑。

在一体化时代,合肥用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等载体,积极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合肥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当地集聚各类人才190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26人。

创新,企业是“主战场”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与沪苏浙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更多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告诉记者,公司正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围绕高强钢、汽车轻量化等课题开展攻关。“我们有信心,把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走得更实,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出更大贡献。”

观念为本 对标先发扬长补短

今年9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合肥市蜀山区成立。

“联盟致力于探索高端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使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增强核心竞争力。”成立仪式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说,联盟将推动科技向产业界转化,瞄准未来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需要的高端技术、高端装备,培养高端人才,引领长三角城市带环境产业协同发展。

当下,越来越多的区域联盟在合肥成立,越来越多的会议、论坛在这里召开。

10月28日至29日,为加强域内人才工作交流,第三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在合肥召开;11月18日,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长三角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联盟在合肥成立;11月20日,旨在研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成功经验、问题解决路径的2020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在合肥开幕……

与此同时,一些统计数据、评比榜单也将长三角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如2020长三角创新机构100强、2020长三角百强企业等榜单频频见诸报端。

可以说,早些年,沪苏浙更像是“一家人”。而现在,一市三省“同框”的机会更多了,合肥的存在感更强了。

“彼此间更多的交流,有利于我们对标先发地区的先进观念,也有助于我们看清差距,扬长补短。这样,才能更好地答好一体化、高质量‘答卷’。”合肥市有关负责人说。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明天,令人期待!(陈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