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安徽相继布局。
罗平告诉记者,安徽实验室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顺利构建、“人造太阳”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多次刷新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中国种茶树全基因组信息成功破解……“这些成果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重大突破。”罗平说。
在罗平看来,正是众多从实验室走出的一项项成果,使得科技“自主可控”日益坚实牢固。罗平认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基础学科研究还需加大力度,诸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最终还要落脚到基础研究的自主成果之上。
“强化原始创新,扎实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才能清除‘卡脖子’困扰。”对此,罗平建议,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完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和保障机制,统筹创新资源,加强科研攻关体制机制创新,支持优势单位纳入新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体系,支持骨干企业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转建或牵头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而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此外,罗平还建议在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加强布局,支持国家实验室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来参与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工作,进一步改革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方式,激发青年人才基础研究的潜力和活力。(记者 吴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