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1年,启动“量子中心”打造“科大硅谷”成为关注热点。
合肥高新区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先行先试,为战新产业的发展和一流人才搭建广阔舞台,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建设科大硅谷核心区。
发力先行先试 描绘创新发展美丽“图画”
发展是最好的注脚,历程是最有力的见证。
198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合肥市建立合肥科技工业园。1990年12月,经合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合肥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发展公司。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合肥科技工业园等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9年,科大学子刘庆峰创办了科大讯飞,2001年入驻高新区。随着科大讯飞为龙头的人工语音技术发展,在高新区出现了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成功实现“十三五”双千目标。目前,中国声谷已经成为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2001年,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生黄汪将他创办的公司搬到了高新区。2013年下半年智能手表诞生;2014年夏天,华米手环应运而生。2019年全年,华米科技总出货量达4230万部,同比增长53.8%,营收和利润也均保持着高速增长,全年总营收达58.1亿元,较2018年全年增长59.4%;全年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2019年海外出货量占比超过了50%,AMAZFIT智能手表产品已经进入了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在内的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中国科大教授潘建伟建立了第一家量子技术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多家主营量子技术的企业相继在高新区成立,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量子技术领域。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中创为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形成量子产业“一条街”。
聚焦基础研究 产业发展获得“关键支撑”
欲流长者必浚其源,欲枝茂者必固其本。合肥高新区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为战新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的布局成为园区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方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高新区启动建设。承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荣传统的先研院,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转化。目前,先研院已建设联合实验室67家,累计引进各类人才678人,汇聚各类创新人才639多人,其中市级以上高端创新人才50余名;累计孵化企业267家,其中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2家。协助科技成果与企业、投资机构对接,举办各类技术对接活动1400余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需求600余项。2020年,先研院首次成为中国科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招生单位,与长鑫存储、龙芯科技、平安科技、新华三等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打造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2017年,中国科大高新校区开工,校区选址于合肥高新区创新大道、燕子河路、石莲南路和柏堰湾路围合区域,规划校区、人才公寓区域,以及附属幼儿园、中小学三个区域,是中科大面积最大的校区。中国科大高新校区拟布局与高技术及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信息、计算机、工程等5个学院及重点科研机构,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院省部级科研平台,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实践证明,背靠基础研究这颗大树的“根”,方可攥住产业链发展的源头科技,在产业上避免被人“卡脖子”。
活跃技术金融 润泽创新高地的“活水源头”
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生物医药、信息安全,在这些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资金的需求是无法回避的难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一揽子解决资金问题,成为摆在园区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合肥高新区投融资平台,高新集团聚力发展投资业务,实现“由融资向投资”的转型。早在2010年,高新集团就开始涉足基金投资业务,发起安徽省内第一支政府天使基金和种子基金,弥补了小微企业市场投资缺位。为促进自主创新技术在高新区转化和引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2020年高新集团联合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盈富泰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上海蒙谦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新兴产业基金。
10余年时间,高新集团撬动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一批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向合肥高新区汇聚,优化创新创业金融环境,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战新产业培育、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2020年底,高新集团发起、参与设立了30支投资基金和4支专项资金,基金总规模481.92亿元,覆盖种子、天使、VC、PE、Pre-IPO等不同阶段,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累计投资项目459个,投资额150.32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通信、集成电路、语音产业、人工智能、公共安全等)、大健康(离子医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与此同时,约200支总额约2000亿元的社会性风投、基金也来到高新区,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基金丛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