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长三角科技成果携手亮相工博会 2007中国工博会“创新科技馆”亮点缤纷

   2007-11-05 上海科委
58
核心提示: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上午(11月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由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直接组织的&#
    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上午(1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由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直接组织的“创新科技馆”位于W5号馆,展示面积约5000平方米。“创新科技馆”分为AB两大区,A区以“创新•合作•发展”为展示主线,除“科技部展区”和“技术交易展区”两个传统板块外,今年还新增了“长三角科技展区”,这是在长三角区域联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江、浙、沪三地科技部门首次联袂,组织三地合作成果亮相。B区主要围绕“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主题,重点宣传科技部与市科委共同组织的“世博科技”展区。此外,“未来创意工厂”特展、GE中国研发中心推出的“绿色畅想”展区等也是新出现的亮点。
 
 

长三角科技成果齐登台

    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协调下,苏浙沪三地科技部门携手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工作机制、编制发展规划、强化资源共享、开展联合攻关、推动技术转移、举办科技论坛等多种渠道,科技合作的框架更加清晰,合作机制逐步深化,初步形成了区域创新的整合优势。三地围绕国家战略,切合区域需求,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难题,至今已开展联合攻关10余项,涉及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社会事业等关乎民生的多个领域。三地还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建设长三角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已于今年正式开通,通过该系统可查询区域内384家单位的3620台(套)科学仪器设施,其中,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达2069台(套),跨区域的仪器设施服务量已达到3600多次。
 
 
    “长三角科技展区”围绕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和进展,突出科技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展现科技在区域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上的前瞻性布局及阶段性成果。以“东海赤潮预警”、“城镇饮用水安全”、“道口公安查控”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展示亮点,折射出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立足“水”(生态环境)、“陆”(交通道口)、“空”(信息网络)的全方位多层次布局,以科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长三角。浙江和江苏科技部门还组织了各自区域内的节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一起登台。
 
 

生态文明成共同主题

    今年的“创新科技馆”中,“国家科技部展区”和“上海科技展区”还不约而同地将展示重点聚焦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新创新成果上,重点展示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为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所做的部署及取得的科技成果,突出科学技术在节能和减排工作中的支撑作用,科技成果在节能降耗工作中的实施效果。
 
 

    本次以“节能减排,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科技部展区”精心组织了全国在能源、材料、先进制造、交通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近百个项目参展。如能源领域,有洁净煤技术、煤气化多联产示范工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新技术;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有大功率风电机组产业化、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示范等;在材料领域,有工业节水成套技术、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含有毒有害元素材料的替代技术等;在照明节能方面,展示了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其示范工程;在交通领域,则有新能源汽车、“零供电”的太阳能交通信号机,以及无需土建工程施工的无线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

    上海科技展区侧重于资源节约型和循环再利用方面的项目,亮点包括上海交大的汽车发动机退役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和农村新型污水净化系统、绿人生态公司的废轮胎热裂解成套设备、隧道工程公司的复合型盾构以及上海宽鑫公司的“告诉我”数字资料派发系统等。
 
 

科技缔造安全健康的世博

    为了让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技成就渗透到世博会每一个细节,确保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安全的世博”、“有序的世博”、“人本的世博”、“精彩的世博”,2005年由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中央九部委共同成立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并开始实施“世博科技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围绕“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总体目标,针对城市发展和世博会举办的各项需求,以世博会筹备、建设和管理,以及中国馆规划设计提出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凝炼重点、突出亮点,建立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优势整合、良性互动的机制;同时,在行动中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研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推进上海与全国特别是周边地区的联动,促进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世博会的科技含量,为世博会成功举办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为宣传世博科技行动计划自发布至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今年工博会设立了“世博科技专题展览展区”,此次展览以“安全健康的世博”为主题,从公共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气象安全等五方面向公众展示科技创新为世博会安全、有序地运行所提供技术保障。特色展项包括:“我从天外来到世博科技殿堂”(新媒体展示)、世博园区消防侦察机器人、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世博展品防盗系统、世博场馆大空间结构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世博园区公交智能化信息调度管理系统、世博会强对流天气动态预警技术研究成果展示、适用于世博园区的应急逃生仓、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析试剂及仪器等。
 
 

技术交易展成青年人的创新舞台

    “上海技术交易展区”作为展现“工博会”三大交易功能之一—技术交易功能的专业展区,已经逐渐成为“工博会”的主要亮点之一。本届工博会“上海技术交易展区”以“创新、转移、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于自主创新、服务于技术转移、服务于产业发展为主线。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的举办,向公众和业界展示部分高新技术与产品。技术交易展区内设新技术展区、主题活动区、潜力奖展区。在技术交易展区内设的新技术展区,技交所以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为基础,以推动技术交易为目标,广泛组织精心挑选了一批国内外节能减排项目进场展示。这些项目主要以实物展示结合图文介绍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参展观众。项目涉及空气净化、风力发电以及水处理等领域。其中,来自俄罗斯和日本的最新技术还将在主题活动进行专题推介。

    此外,2007年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大赛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青年创新创业成果展也将在该展区同期举行。潜力奖展区旨在成为青年自主创新的舞台,通过实物展示和虚拟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力求帮助专业观众了解项目的潜在价值,并促成交易。在前两届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最终将有20个项目角逐本届工博会的评委会大奖,5个项目成为本届工博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的主人。
 
 

United Factory展现未来办公新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人们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多媒体技术因此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展示作秀,而是完全融入工作和生活中,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更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2007工博会的创新科技馆中,一个叫做“未来创意工厂”的展台就将上演一场“工作成为一种快乐,工作成为一种享受”的多媒体真人秀。

    未来创意工厂不是一个生产车间,而是一个由四家公司组成的叫做United Factory”的系统团队的未来办公场所。公司前台通过视频电话接收到客户从外面传来的需求后,传达给创意部门,通过自动扫描,资料收集处理平台,实时编辑平台等智能办公手段,综合团队的头脑风暴后,一个从客户需求出发的立体效果模型就赫然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客户享受到未来办公系统的方便与快捷。未来创意工厂用6分钟的时间,在近value="300" UnitName="平方米">300平方米的模拟办公环境中,演绎着未来的办公新模式。参观者置身其中,仿佛在欣赏一部科幻电影,所不同的是,这里除了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外,还融入了真人秀。让人们切身体会到工作成为享受的感觉。

    据悉,未来创意工厂由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上海张江超艺多媒体系统有限公司、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司马展览建造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创意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系统整合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打破了以往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集中展示了合作团队在商务策划、内容制作、系统集成、工程建造等方面的优势和实力,最大程度地实现客户的需求,降低客户的综合成本,使客户的效益最大化。

在沪外企研发机构首次参展

    本届工博会还有一个亮点便是首家在沪外资研发机构——GE中国研发中心也参加本届工博会创新科技馆展示,全方位展现其在沪研发多项科技成果。GE中国研发中心正在研发应用的各项技术,涵盖了再生能源、海水淡化和水处理、电力系统、安防、医疗检测、激光加工等多个领域。所有技术均遵循“绿色创想”的理念,以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旨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环境、气候等问题,为城市发展和人居生活环境改善提供最佳的全套解决方案。

    GE中国研发中心时GE公司在全球的四个研发中心之一,自2000建立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整,覆盖领域广阔的研发机构,不仅具备针对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更具备了多领域的基础研发能力,这是在华外资研发机构中不多见的。其研发项目中包括多个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重大意义的高新技术。该研发中心将在本届工博会上展示的高新技术包括:飞机发动机技术、纳米技术、清洁煤与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铁路运输、风力发电、海水淡化、太阳能半导体照明高杆灯以及GE检测技术、激光加工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