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花优14”、“申优繁15”,顺利通过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经专家现场测产,“花优14”理论产量为835.8公斤,“申优繁15”理论产量为831.9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粳型水稻新组合“花优14”、“申优繁15”、“06-7”优势强产量潜力达到800公斤以上,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抗性强,示范应用效果显著。
“花优14”是上海市农科院十多年精心育成的最新杂交粳稻新组合,今年4月已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由于该组合是利用理想株型加杂种优势育成的粳型杂交稻,在其父本恢复系中导入了部分籼稻血缘,因此具有杂种优势强、株型好、抗倒伏、抗条纹叶枯病、结实高的特点,不但适合直播种植,尤其适应当前重点推广的机插秧技术,在市郊和长三角地区将有望成为主要杂交粳稻之一。目前,在嘉定区外岗镇新岗粮食合作社成片种植的“花优14”等新品种100多亩,产量潜力达到800公斤左右。“申优繁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以以BT型不育系申10A和恢复系申繁15配组而成的中熟晚粳杂交稻。全生育期155天左右,适合在上海、苏南、浙北、皖南等地作单季晚稻或早茬口双季晚稻种植。该组合与一般杂交粳稻相比具有中杆大穗的特点,产量高而稳,品质好,易于栽培。一般亩产650公斤左右,产量潜力可达800公斤左右。2007年参加上海市区试,平均亩产616.6公斤,比对照增产15.5%,增产极显著。该组合穗大粒多,每亩18-20万穗,每穗150-160粒,株高100-105cm。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一般为90%左右。
水稻一直是上海粮食生产的支柱。上海的水稻种植面积目前为163万亩,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近85%。上海现有的水稻产量已具备较高水平,亩产量连续10年达500公斤~550公斤。但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绿化面积的增加、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本市的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因此选育适合于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栽培的优质超高产粳型水稻新品种(组合)是当务之急,“花优14”“申优繁15”便是其中的希望之星。今年,“花优14”等新组合在本市示范面积已达千亩以上,预计明年示范面积可达万亩,2010年后逐步成为本市及长三角地区推广的主要杂交粳稻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