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召开“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总结世博科技前一阶段的工作,明确下一阶段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快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确保“科技让世博更精彩”这一目标的实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主持。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等领导出席会议。
每一届成功的世博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撑,“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实施四年来,在科技部的指导下,通过科学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利用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突破,在建设规划、能源、环境、运营、展示及安全等六大领域,布局并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40项,大部分项目已完成预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并已在世博园区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运行中得到实际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通过“部市合作”会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支撑世博建设运行、支持世博精彩展示和通过世博引领和带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等三方面世博科技行动的目标,相关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世博局局长洪浩向领导小组汇报了世博筹办进展及科技需求。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晓方汇报世博科技的进展与下一步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上海市科委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寿子琪汇报重点任务的落实方案。作为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来自国家教育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委及上海相关委办局的领导和专家在会上进行了广泛地探讨。
万钢部长在会上强调,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本世纪头十年由我国主办的两大国际性盛会。大家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服务大局,高度认识做好世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当前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体现,也是办好2010上海世博会的客观要求,更是反映上海世博会主题、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在科技部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会商中,已将全面、深入实施世博科技工作作为今明两年共同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借鉴奥运科技的成功经验,在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为上海世博会的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世博园区的生态环保、世博会的安全运营和展览展示等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要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加强协作,明确责任分工,集成各方资源,创新实施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交流,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熟悉世博科技,为上海世博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希望充分利用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难得机遇,共同做好世博科技的各项工作,既满足支撑办好上海世博会的需求,也要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把上海世博会办成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实现“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战胜危机、创造新繁荣和引领新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韩正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有关方面一直以来给予上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科技创新是世博会永恒和不变的主题,成功的世博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们要努力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科学精神得到大力弘扬、科技创新成就得到充分展示和应用的盛会。实施“世博科技行动计划”,是筹办好上海世博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经成为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世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对做好世博会筹办工作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今年是世博会筹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加强组织,周密安排,加快推进世博科技创新工作。一要加强协作、集聚优势,力争在一系列重要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突破。集国内外智慧,集全社会力量,使上海世博会园区成为清洁能源、节能照明、节能建筑、智能服务、安全检测等自主创新成果应用的体验场,成为环境宜人、安全可靠、服务高效、创意绽放的科学发展区。二要面向实践、强化应用,切实加大世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在世博会建设和运营中的转化,加快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充分演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三要加大宣传、加强推广,做好世博科技成果的普及教育工作。提升市民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科技氛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已进入临战状态,世博科技也进入攻坚克难、大规模集成应用的关键阶段。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征集需求的基础上,领导小组确定了下一阶段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六项重点任务,今年将在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新能源技术的系统应用与展示、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上重点展开科研攻关。
一是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发电等的应用和产业化。充分集成应用已有的“863”计划、科技奥运等成果,进一步加强燃料电池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电电混合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攻克半导体照明(LED)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等难题,实现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大规模示范应用,推进半导体照明的产业化;开展大型并网光伏建筑控制技术及可靠性研究,攻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光伏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并实现并网发电,总功率达到5兆瓦。
二是继续加大对世博场馆、世博园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继续加大现代构造技术、绿色建筑及材料等攻关,攻克复杂条件下地下空间防灾、超大规模半开放地下空间建筑环境、超大跨度索膜等关键技术;继续开展世博园区水系统的水环境安全保障、资源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适合上海特点的污水治理、环境监控等技术体系;通过“沪上?生态家-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的建设,综合应用生态技术、节能技术、智能技术、雨污水回用技术、江水源及地源热泵技术等,引领未来生态建筑方向。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对上海世博会安全健康的保障。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多灾种预警系统、重大危险源检测识别等技术攻关,开发出大型公共设施灾害综合仿真系统、重大突发性事故应急系统、应急救援及反恐防暴技术与装备,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防范技术体系等。
四是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及视频技术等的应用,开展基于RFID技术的新型门票系统及可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客流导向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多语种翻译平台技术等,为世博提供先进的公共信息服务;同时,加强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开发出全方位的交通应急支持管理系统,构建多层次的交通指挥、管理、决策等信息平台。
五是继续加大对上海世博会展览展示的支持。促进激光显示及宏量数据传输与处理、图文信息、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的集成应用,支持与世博科技相关的新媒体、新创意的设计;同时,围绕上海世博会主题,在全社会广泛征集影响面大、面向未来、有互动性的科技展品,确保上海世博会展览展示的精彩、难忘。
六是支持网上世博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集成高可用性、普适的网络三维信息生产与发布技术,三维动态模型与多媒体数据整合技术、虚拟人与虚拟要素实时生成技术等,营造能够进行网络体验和实时互动功能的网络平台,实现历史上第一次网上世博会,让上海世博会“永不落幕”,成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每一届成功的世博会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撑,“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实施四年来,在科技部的指导下,通过科学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紧紧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利用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突破,在建设规划、能源、环境、运营、展示及安全等六大领域,布局并实施科技攻关项目140项,大部分项目已完成预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并已在世博园区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运行中得到实际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通过“部市合作”会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支撑世博建设运行、支持世博精彩展示和通过世博引领和带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等三方面世博科技行动的目标,相关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世博局局长洪浩向领导小组汇报了世博筹办进展及科技需求。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晓方汇报世博科技的进展与下一步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上海市科委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寿子琪汇报重点任务的落实方案。作为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来自国家教育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委及上海相关委办局的领导和专家在会上进行了广泛地探讨。
万钢部长在会上强调,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本世纪头十年由我国主办的两大国际性盛会。大家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服务大局,高度认识做好世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当前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体现,也是办好2010上海世博会的客观要求,更是反映上海世博会主题、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现实需求;在科技部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会商中,已将全面、深入实施世博科技工作作为今明两年共同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要借鉴奥运科技的成功经验,在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为上海世博会的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世博园区的生态环保、世博会的安全运营和展览展示等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要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的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加强协作,明确责任分工,集成各方资源,创新实施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交流,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熟悉世博科技,为上海世博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希望充分利用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难得机遇,共同做好世博科技的各项工作,既满足支撑办好上海世博会的需求,也要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把上海世博会办成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实现“科技让世博更精彩”的目标,同时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战胜危机、创造新繁荣和引领新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韩正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世博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各有关方面一直以来给予上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科技创新是世博会永恒和不变的主题,成功的世博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们要努力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科学精神得到大力弘扬、科技创新成就得到充分展示和应用的盛会。实施“世博科技行动计划”,是筹办好上海世博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已经成为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世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对做好世博会筹办工作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今年是世博会筹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在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加强组织,周密安排,加快推进世博科技创新工作。一要加强协作、集聚优势,力争在一系列重要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突破。集国内外智慧,集全社会力量,使上海世博会园区成为清洁能源、节能照明、节能建筑、智能服务、安全检测等自主创新成果应用的体验场,成为环境宜人、安全可靠、服务高效、创意绽放的科学发展区。二要面向实践、强化应用,切实加大世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在世博会建设和运营中的转化,加快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化,充分演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三要加大宣传、加强推广,做好世博科技成果的普及教育工作。提升市民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浓郁的科技氛围。
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已进入临战状态,世博科技也进入攻坚克难、大规模集成应用的关键阶段。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征集需求的基础上,领导小组确定了下一阶段世博科技专项行动的六项重点任务,今年将在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新能源技术的系统应用与展示、激光显示技术的应用上重点展开科研攻关。
一是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发电等的应用和产业化。充分集成应用已有的“863”计划、科技奥运等成果,进一步加强燃料电池汽车、超级电容汽车、电电混合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攻克半导体照明(LED)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等难题,实现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大规模示范应用,推进半导体照明的产业化;开展大型并网光伏建筑控制技术及可靠性研究,攻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光伏建筑一体化关键技术,并实现并网发电,总功率达到5兆瓦。
二是继续加大对世博场馆、世博园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继续加大现代构造技术、绿色建筑及材料等攻关,攻克复杂条件下地下空间防灾、超大规模半开放地下空间建筑环境、超大跨度索膜等关键技术;继续开展世博园区水系统的水环境安全保障、资源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适合上海特点的污水治理、环境监控等技术体系;通过“沪上?生态家-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的建设,综合应用生态技术、节能技术、智能技术、雨污水回用技术、江水源及地源热泵技术等,引领未来生态建筑方向。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对上海世博会安全健康的保障。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多灾种预警系统、重大危险源检测识别等技术攻关,开发出大型公共设施灾害综合仿真系统、重大突发性事故应急系统、应急救援及反恐防暴技术与装备,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防范技术体系等。
四是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及视频技术等的应用,开展基于RFID技术的新型门票系统及可进行数据双向交互的客流导向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多语种翻译平台技术等,为世博提供先进的公共信息服务;同时,加强智能化交通控制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开发出全方位的交通应急支持管理系统,构建多层次的交通指挥、管理、决策等信息平台。
五是继续加大对上海世博会展览展示的支持。促进激光显示及宏量数据传输与处理、图文信息、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的集成应用,支持与世博科技相关的新媒体、新创意的设计;同时,围绕上海世博会主题,在全社会广泛征集影响面大、面向未来、有互动性的科技展品,确保上海世博会展览展示的精彩、难忘。
六是支持网上世博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集成高可用性、普适的网络三维信息生产与发布技术,三维动态模型与多媒体数据整合技术、虚拟人与虚拟要素实时生成技术等,营造能够进行网络体验和实时互动功能的网络平台,实现历史上第一次网上世博会,让上海世博会“永不落幕”,成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