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本市56项(人)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2-02-14 上海科委
35
核心提示: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右)和吴良镛院士(左)颁奖。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右)和吴良镛院士(左)颁奖。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会前,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获奖代表并合影。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上海有56项(人)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总获奖数的14.6%,上海获奖总数占全国的比重已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获奖成果涉及国家和上海市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上海的获奖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占全国13.9%;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占全国12.7%;国家科技进步奖41项,占全国14.5%;有3位外国专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占全国37.5%。
  
  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和创新团队的成果获奖,上海科技人才显示出结构优势。在去年底新当选的沪籍两院院士中,此次有3位分获三大国家科技奖,体现着沪上高端人才的领军作用。其中,复旦大学金亚秋院士领衔完成的“极化电磁散射传输与空间微波遥感对地观测信息理论”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领衔完成的“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的研制”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工程院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领衔完成的“复杂薄板产品装配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装备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名单中,上海中青年科技人才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获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50岁以下的有11人,51至59岁的有9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宣利江教授,年仅44岁,他开展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示范性成果,惠及20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
  
  从获奖领域看,有16项保障百姓身心健康的医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或国家科技进步奖,占上海获奖总数的28.6%。另外,上海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得主8人,其中有3人来自上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