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共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323项(人)。与2012年相比,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数量减少14项。其中,上海共有52项(人)牵头和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上海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的比重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
上海获奖项目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占全国5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的1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占全国7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的9.9%;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6项,占全国18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19%;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占全国四分之一。
其中,高等级获奖项目有明显的突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等重大科技工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领衔完成的“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徐伟教授领衔完成的“高性能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片载芯片制造关键技术”等11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花结果;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平分秋色,高校获奖科技成果占本市获奖比例为34.6%,企业占34.6%,研究院所占30.8%;一批农业领域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上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年龄最小的是42岁,最大的58岁,平均52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此外,上海共有8个涉及国防、军事、安全的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专用项目),体现本市科研单位在解决国家战略重大问题,提高军事战斗能力和保证国防安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获奖项目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占全国5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的1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占全国7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的9.9%;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6项,占全国18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19%;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人,占全国四分之一。
其中,高等级获奖项目有明显的突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制造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等重大科技工程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领衔完成的“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徐伟教授领衔完成的“高性能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片载芯片制造关键技术”等11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花结果;高校、企业和研究院所平分秋色,高校获奖科技成果占本市获奖比例为34.6%,企业占34.6%,研究院所占30.8%;一批农业领域科技成果取得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上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年龄最小的是42岁,最大的58岁,平均52岁。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此外,上海共有8个涉及国防、军事、安全的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专用项目),体现本市科研单位在解决国家战略重大问题,提高军事战斗能力和保证国防安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