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辽沈晚报】以发展质量的“进”推动发展态势的“稳”

   2019-04-19 辽沈晚报
49
核心提示:创新驱动 老工业基地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问题;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

 

创新驱动 

老工业基地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问题;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要推进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取得新进展,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习近平 

9.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居全国第三;41.2%,利润同比增速列全国第二。 

55.5%,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再创新高。 

56.2%,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不断提升。 

透过上面的数字,可以解读出这样一个事实:辽宁正以发展质量的“进”,推动发展态势的“稳”。 

曾几何时,传统产业的“失速”,新动能的“步缓”,造成了辽宁经济的一路下行。 

调整结构,是一次艰难转身,将忍受巨大的阵痛,更需要方向的指引。 

面对沉疴不姑息,“三去一降一补”,引资源要素流向中高端;面对短板不回避,“加减乘除”一起做,调出产业新格局;面对挑战不服输,点燃创新引擎,激发市场活力。 

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辽宁,正在吹响转型升级“集结号”。 

坚决“去降补” 

提升“供给侧” 

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低端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改变“原、初、重”,还需发力“去、降、补”。 

去产能,甩掉腐肉,才能谋求新生,虽压力巨大但必须干净利落。 

去年,我省依法依规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25个,化解煤炭产能361万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4万吨,清理180户“僵尸企业”。县域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进一步缩短。 

没有了阻碍、解开了捆绑,微观主体活力四射,2018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66万户,同比增长5.1%,创历史新高。 

腾出了空间,调整了温度,潜力项目批量扎根。恒大集团4个大项目相继落户沈阳、抚顺、省沈抚新区;大连英特尔项目二期建成投产,为三期打下坚实基础;华晨宝马铁西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大个头”们的身后还有更多配套企业正随之而来。 

全国各行业领军企业 

纷纷入驻激活新动能 

优势产业改头换面的同时,各类“新”元素也在集聚,全方位的振兴,需要的是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省委省政府扬长不避短,将“四多四少”摆在桌面上进行靶向治疗,作出全面部署。《推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随之,一大群来自战略新兴产业的“俊鸟”找到了栖息的高地,一股股强劲的新动能找到了喷薄的出口。 

不久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为齐全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华中数控(辽宁)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基地落户沈阳,紧随而来的是全国若干行业领军企业的入驻。 

几乎同时,辽宁省集成电路和智慧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预计全年集成电路行业产值增速将接近70%。 

高新区和自创区 

成创业创新聚集的热土 

1%的土地面积,贡献18%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全省改革的“试验田”,经过不断精耕、深耕,高新区和自创区已经成为创业创新聚集的热土。 

创新,是第一动力。唯有牵住这个“牛鼻子”,才能助力老工业基地大踏步跃上新台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品是创新的载体,人才是创新的保障。”省科技厅厅长王大南说。 

去年,我省共梳理出21个重点创新链,攻克关键技术53项,开发出重点产品和关键部件26个。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2490亿元,增幅超过20%。同时,150位科技领军人及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兴辽英才计划”。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我省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计划》,8个方面31项重点任务被细化分解。18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通过认证,94家产业技术创新平台、2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 

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 

完善创新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2019年,辽宁提出将加快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协调推进大连洁净能源实验室和“大连先进光源”装置等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为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加强对已获批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强化建设单位主体责任。筹备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围绕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建设5家左右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面向重点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以原有的产业技术创新共性平台为基础,启动建设15-20 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每年给予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稳定财政支持。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创新驱动根基 

人才是创新的不竭动力。2019年,辽宁将构建科技人才梯次培育体系。高质量组织实施国家自然基金委-辽宁联合基金,充分借助全国科技资源解决辽宁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问题和基础科学问题。扩大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的覆盖面,强化省自然科学基金培育人才的基础作用。新设立优秀青年基金,为培育国家级青年杰出人才做好储备。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继续实施“兴辽英才计划”6类支持计划,培育150个以上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通过精准、持续支持,形成储备充足、分布科学、梯次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聚力度。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构建“学校出岗位、企业出资金、园区落项目、政府出服务”模式,省内重点高校给予客座教授等岗位支持,有人才需求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政府在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家属就业、住房补贴及人才支持资金等方面提供相关服务,高新园区等产业园区承载项目落实,做到引人与引智相结合,为辽宁振兴发展引入外脑、注入活力,全年引进10个以上省外杰出科技人才和团队的智力资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