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日报】破除机制体制障碍 高质量建设创新型省份 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2019-12-18 科技日报
35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的科技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的科技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辽宁省科技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把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穿科技工作全过程,聚焦经济主战场,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 

  按照“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要求,以振兴发展的需求为牵引,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一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推动科研作风学风转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科研诚信建设和反对浮夸浮躁等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科研伦理等行为,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二是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体制。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法依规行使科研相关自主权,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全面提高创新效率。 

  三是加强政策供给,推进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的改革。在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新型创新主体等方面出台了20余个政策文件,提高对规上企业R&D投入激励引导的针对性,启动规下企业R&D投入后奖励工作,尝试建立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基金。 

  狠抓产业创新发展,主动进行科技创新布局 

  按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求,打造全链条、贯通式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强化科技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以智能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12条创新链,着力将全省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二是实施省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专项。计划在5年内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实施100个以上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每个项目平均支持强度在1000万元左右。今年首批立项39个项目,研发总投入约15.6亿元,省财政资金占研发总投入比例约为20.9%,发挥了近5倍的放大作用。 

  三是抓科技平台优化整合。通过“撤并转”着力解决现有各类平台之间交叉重复、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重大科创平台体系。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 

  按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求,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一是推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3年倍增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进一步落实科技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15条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R&D投入后补助奖励,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三级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二是针对辽宁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外流、本地转化率低、“最后一公里”不畅等突出问题省市区三方合力高标准推进东北科技大市场建设,在国内开创了科技大市场建设新模式。 

  三是加大创新载体培育。推动沈大自创区和高新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载体,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加速”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 

  接下来,辽宁科技创新工作将进一步聚焦经济主战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创新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走出一条科技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着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作者系辽宁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