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爱群
今年6月,一则消息令人振奋!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多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该潜水器的成功研制,是我国海洋技术装备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无人潜水器技术跨入了一个可覆盖全海深探测与作业的新时代。
大连光源、“海翼”号深海滑翔机、金属纳米结构材料基础研究……“十三五”期间,辽宁不仅在科技基础前沿上取得了重要标志性成果,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上也成绩斐然,解决了系列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工业,鞍钢生产的国产止裂钢打破国外垄断,首次应用于船舶行业;农业,首创“籼粳架桥”制恢技术,确立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国际领先地位。
五年间,辽宁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农业科技创新等均超前完成规划任务目标。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和优化,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由1800多家增至近6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的323.2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571.2亿元,“十三五”收官之年将超600亿元。
创新能力,源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驱动力。
“十三五”期间,辽宁积极落实国家重点科技政策,对科技计划体系重新布局,逐步建立完善了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及基地人才等五大计划类别,并重新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为此,我省出台《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辽宁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优异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暂行办法》也先后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了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制度重在落实。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中的制度禁锢,“十三五”期间,我省选择16家省属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试点工作;在股权分红激励、横向课题经费管理、扩大高校院所自主权等重点政策和难点、堵点问题上予以探索;对于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单位一策地“解剖麻雀”,逐个单位、逐项政策分别制定落实办法。
作为政策试点单位之一,辽宁省农科院于2016年9月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管理办法。提出成果转化所得80%用于奖励研发团队和突出贡献者,打破了科研团队不能自己“分蛋糕”的旧规。在政策激励下,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与企业签订玉米新品种辽单588的技术转让合同,所得收入八成用于奖励,其中纯科研人员达半数以上。
几年间,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分别实施了“收益共享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5%“黄金股”激励机制,“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订单式转化机制,提高了科研团队和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
今年,我省又启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在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试用权、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方面开展探索试验。
东北大学工科博士王德喜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开展科技创业,成立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污水处理射流曝气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环保设备。今年虽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营业绩却不降反升,产值逆势翻番。
类似的科技企业五年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效的政策供给化解了科技融入经济的“制度障碍”,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十三五”收官之年,疫情突袭,辽宁迅速组织开展了4批40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带动社会研发投入1亿多元,攻克核心关键技术20多项,自主研发高端防护产品30多项,推广成果68项。众多科技“明星”产品服务全国抗疫一线。
疫情,是一场大考,辽宁展现的研发优势既是五年来科技创新实力的积淀,也是科技成果转化潜能的集中释放。
今年,我省又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多个政策文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破除“四唯”不良导向,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
收官,也意味着踏上新征程。“十四五”,辽宁将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