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自筹资金成立只有几人的公司,到2017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再到今年“逆势飘红”,销售额直逼1个亿。起步于小平房的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背后,是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撑。
用于污水处理的射流曝气器、厌氧反应器、脱硫氧化器……这家生长于辽阳,从事环保设备、药剂和环保技术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目前已有13大类、上百种产品,拥有专利3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一些产品不仅出口国外,还实现了进口替代。
五年间,我省新增类似高新技术企业3000多家。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吸引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
统计数字显示,五年前,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仅1539家,2020年已突破6000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1%,在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由第17位上升至第13位;营业收入占全省GDP比重由14.5%提高到39.9%;拥有发明专利数量由2015年的8003件跃升至2019年的18253件;出口创汇能力年均增幅达66.6%……
高新技术企业的茁壮成长,源于我省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与服务支持,源于全面培育与精准施策的结合,企业创新活力得以充分迸发。
五年间,为规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我省相继出台《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辽宁省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通过组织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科技企业服务云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企业精准匹配创新资源;以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加大科技、金融、人才支持力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有了路线,还需“导航”。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性强,省科技厅会同省税务局,常年组织专人下沉到全省各市、县区,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每年组织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培训会20余次,培育企业2000余家,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今年,我省优化科技企业服务方式,实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不见面、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网上办,策划组织“科技企业服务云培训”系列活动。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企业税收优惠、科创板培育、科技保险担保等方面,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培训服务。
服务在量,更在质。引导之外,我省优化申报认定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及企业反馈意见建议,梳理相关过程,简化申报材料。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由最初的5本减少到1本;明确前置要件审核内容,清除企业申报过程中的困难。
系列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了“暖床”。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引育更多“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领军企业,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孔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