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静 孙大卫
引 言
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于辽宁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有基础更有潜力。
探索绿色低碳路径,要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加快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发展新能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培育绿色产业作为抓手,让业态愈丰、规模愈大。将技术创新作为驱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企业成为主角。
绿色低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辽宁如何破题?省委、省政府的回答掷地有声:把思想观念扭转过来,把产业结构调整过来,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辽宁“十四五”规划中,“绿色低碳”成为全篇的亮点之一。
“绿色低碳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省科技厅厅长王力威表示,目前我省正强化顶层设计,做好降碳减排绿色科技创新布局,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加快组织实施一批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比如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共建“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明确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清单,支持专家团队全力突破碳捕捉利用、近零排放等共性关键技术等,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辽宁企业通过科技赋能,加入“低碳列阵”。在科学规划和多方聚力作用下,到2022年,辽宁将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向绿色要效益,向绿色要未来。辽宁决心已明:决不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全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路在脚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