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绍志 通讯员 郭震
沧州,一座典型的重化工城市,长期以来依靠石油化工这个传统支柱产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石化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使得整个沧州的经济增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面对挑战,全市上下梳理思路、凝心聚力,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加快培育跨越提升新引擎。目前,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激光研发等新兴产业正加速崛起,重塑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1至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20.3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0亿元,增长7.6%。
现代装备制造业成为沧州产业转型的生力军
如何加快产业转型,保障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成了全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命题。两年多来,沧州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河北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等重大机遇,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以汽车装备制造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加速崛起,成为沧州产业转型的生力军。
金秋时节,投资120亿元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项目迎来量产,后续将形成3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加之黄骅北汽微车70万辆微车产能,一个年产百万辆整车、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正在沧州形成。
盐碱滩上崛起“汽车城”,成为沧州产业转型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而北京现代的落户,更是吸引了一批汽车产业配套项目纷至沓来,“磁场效应”进一步凸显。世原、岱摩斯、摩比斯、海纳川等知名配套零部件企业,相继追随着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项目,在沧州生根发芽。未来,沧州将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和北汽微车基地为核心,以整车制造向产业两端延伸为主线,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装备产业发展,构建“两核双区、多基地多集群”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形成14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整车产值达140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值达400亿元。
今年前8个月,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26.3%,首次超过石油化工业(203.6亿元),沧州产业结构正由重化工“一业独大”向产业均衡发展转变。
产业转型助推激光和医药产业茁壮成长
沿着这条路子,沧州全面开启了一场产业转型的创新变革——激光和医药产业两个不属于沧州传统“五大产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在沧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落地生根,并逐步发展壮大。
在位于沧州激光产业园的河北华工森茂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曾是运河区一家手续不全的工业加工企业,几近关停。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大力实施企业转型升级,引进国内先进的激光加工技术,购买了30台激光加工设备,新产品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石油开采企业的供应商。公司年营业收入迅速破亿,并吸引了苏州领创、广东沃克曼等一批业界龙头……截至目前,激光产业园已聚集起19个激光项目,成为该领域南资北移的重要目的地,北方“光谷”呼之欲出。
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未来的“黄金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沧州这个医药产业基础并不雄厚的地区,以改革的勇气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在北京及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创造性地建立了“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模式,建设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入园企业在产业扶持资金以及药品监管等方面,享受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同等待遇。同时,北京市相关部门对转入园区的北京企业实施跨区监管。这一全新模式,吸引了京津冀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入驻。截至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园已与60余家京津冀医药企业签订入驻协议,总投资超百亿元。
创新引领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引领未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沧州的决策者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一个个“不可能”转变为“可能”:
以海兴核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目前,海兴核电、沧东核燃料产业园两大项目均已签订框架协议,核燃料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力争到2020年,沧东核燃料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海兴核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核能产业完成投资400亿元。
做大做强通用航空产业。依托北航科技园,大力发展航空工业产品研发与制造,加快发展通用飞机、航空螺旋桨、航空航天等专用装备制造,推进研发与转化、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培育航空航天和信息技术优势产业。着力引进导航与位置服务、通用航空、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入驻,加快建设中捷通用航空产业园、任丘航空产业园,打造集航空器制造、航空器租赁、航空展示与教育培育、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航空博览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