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怀琛)营业总收入完成2312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9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80%、工业用地产出强度1162万元/亩……这是石家庄高新区交出的2016年成绩单,在省政府对全省高新区的考核排名中居首位。而在科技部此前出炉的百余家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中,该区综合排名第15位,跻身第一方阵。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高新区在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上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近年来,石家庄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通过完善政策支持、抓紧项目建设、推动协同创新等举措,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实现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区域协同多点开花。
如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3年来,石家庄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十条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扶持政策》等系列文件,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以这些政策为指挥棒,该区每年拿出不低于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5%用于科技发展资金,7%用于产业发展资金,已累计兑现各类政策资金3亿多元,有效支持了新兴产业发展。2016年,该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7家,总数达到231家;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64家,总数达到1100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创新主体日益壮大。全区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1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家,在孵企业1200余家,孵化器数量、规模、等级均居全省第一。
项目建设是高新区调整经济结构、布局产业升级、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重要抓手。去年,石家庄高新区滚动实施建设项目183项,总投资1332.95亿元。石药抗肿瘤、四药生物制药园等32个拟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大唐电信北斗卫星导航、天山中央商务区等26个续建项目正抓紧建设;以岭化学制剂、藏诺生物新型制剂、中煤装备煤矿采掘设备等26个拟竣工项目已全部竣工投产;国耀电子高可靠通信电源、桑迪亚医药工程实验室等50个技改项目已全部改造完成,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截至目前,该区已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其中,生物医药完成产值近500亿元,占全省半壁江山。
石家庄高新区还积极争列试验示范试点,制定实施了区域(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获准在全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等试点;成功列入河北·京南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全省2016年开发区综合示范试点,争取财政支持6000万元。同时,该区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成立京津冀投融资联盟,引进中国创客总部、大唐移动互联孵化基地等国内知名的双创机构;举办了京津冀专利对接会,引进首都高校16000多项专利与该区企业进行对接,促成36家企业与京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完成技术交易额1.3亿元。
此外,石家庄高新区还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实施用人和薪酬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身份封存、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绩效工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个部门管审批、一枚公章全覆盖”;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组建了河北昌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推动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