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在完善政策、搭建平台、精准对接、产业升级转移、对口帮扶五方面实施重点突破——承德加快补齐短板精准对接京津

   2017-06-20 河北日报数字报
43
核心提示:  今年走访对接京津企业1000家、洽谈项目1000个以上,京津合作共建园区10个以上,力争每个园区入驻京津企

  今年走访对接京津企业1000家、洽谈项目1000个以上,京津合作共建园区10个以上,力争每个园区入驻京津企业10家以上

  本报讯(通讯员石胜杰 记者李建成)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华唐服务外包产业园、南开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承德机场正式通航,京沈高铁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40个重大事项和项目列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99项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列入《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承德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在深入对接京津、借力融入京津、更好服务京津中加快补齐交通、园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短板,在完善政策、搭建平台、精准对接、产业升级转移、对口帮扶5个方面实施重点突破,推动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该市强化政策研究,认真研究《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建立该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筐”,储备交流协同发展相关政策信息。研究制定补齐承德短板,吸引京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增加政策的指向性和招商的吸引力。对国家、省和京津两市制定的协同发展相关政策深入研究,找准政策支持该市发展的切入点,营造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该市进一步打造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加大承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力度,抓好六沟产业园区、北京与滦平张百湾园区朝阳电子城等园区建设。大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功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加大了园区道路、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开发区规划区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和免费WiFi全覆盖,承德高新区、双滦经开区规划区完成“九通一平”。围绕“一带三区”发展战略,增强配套功能,积极引进国家级行业协会和京津大企业集团统一开发,承接高新技术、特色装备制造、山泉水等绿色环保产业落户。抓好与京津共建园区工作,打造特色、创建品牌,引进京津优质企业入驻。今年全市将与京津合作共建园区10个以上,力争每个园区将入驻京津企业10家以上。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交通短板。目前,承德普宁机场实现通航,将逐步开通石家庄、上海、广州等5条航线,平泉机场逐步开通京津等周边城市航线。承平高速全面开工,承克、承津高速公路和承津城际铁路加快推进。京沈客专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承德至北京的行车时间将缩短为一小时以内。全市新建续建干线公路52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600公里。目前,已形成市区到首都及周边城市、市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运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交通圈,进入了北京1小时经济圈。

  该市加大开放招商力度,围绕京津深入精准对接跑办,提高对接的质量和水平。今年走访对接京津企业1000家、洽谈项目1000个以上。紧密联系京津发改、经信、供销社等部门,加强与相关区的密切合作。认真谋划和举办好“百家京企进承德”“百家津企进承德”活动。立足京津,做实、做精、做准开放招商,积极开展小批量、多批次、高密度的招商活动。深化与京津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合作,全年引进京津教育、医疗机构整体搬迁或设立分校、分院各5家以上。建立与京津高层互访机制,联合举办大数据、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论坛。打好协同发展这张牌,宣传推介承德,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其他经济圈合作。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

  同时,抓好京津项目合作,推动产业升级转移。加快推进金隅集团、建龙集团、北京鸿锐等建材项目建设,同时,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在京津对口帮扶上求突破。推动落实《京津两市对口帮扶河北省张承环京津相关地区工作方案》,立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产业经贸合作、生态环保共建、干部人才交流等。

  加强对口帮扶项目建设,对已筛选的75个帮扶项目,建立项目库,加强动态监管,落实责任。严格做好帮扶项目和资金管理,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发挥帮扶资金使用效应。放大对口帮扶效应。借对口帮扶契机,积极争取京津企业及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重点在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力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