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晓乐)在渤海新区充满节奏感的快速发展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处处留下鲜明印记。渤海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目标,结合自身优势和需求,在产业项目、交通设施、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全力精准对接。
在产业协同方面,谋划布局了“一基地三平台一品牌”的总体构架。第一产业重点服务京津,建设京津绿色农牧渔产品供应基地。传统产业承接平台,主要承接一批京津需要疏解、搬迁、新建的重大产业项目,并引导其以搬迁为契机进行升级改造。新兴产业拓展平台,探索“总部在京津,生产在新区”模式,重点建设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华北地区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培育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谋求与京津共建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重大科技支撑项目、产业科技创新、工程技术创新的合作攻关。第三产业面向京津广阔市场,打响京津周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谋划包装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强与京津影视动漫、文化创意等专业公司的对接合作,实施了一批现代文化创意项目。加快精品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打造京津周边旅游度假基地。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生态农业、体验牧业、生态农业观光园,创建一批以“耕作体验、垂钓休闲、田园观光、产品采摘、文化传播”为主题的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渤海新区提出“建设人才高地,带动区域发展”战略,出台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口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力度;丰富引才方式,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柔性引进形式,吸引京津人才智力向新区流动。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乌克兰国立化工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交通条件显著改善。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进行京沧港、环渤海城际铁路和京衡、邯黄客运专线铁路的前期工作,谋划建设渤海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轨道交通项目,增设渤海新区与滨海新区的客货运输站点,实现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黄石、荣乌、沿海3条高速公路已实现通车,初步形成了连接港口与冀中南地区的“大通道”。目前,从渤海新区到滨海新区只需半小时。
重视招商,探索多元化招商模式。全员招商成果显著,在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烈、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大的不利情况下,全员招商极大促进了新区的招商工作。专业招商队伍走在了前沿,在全员招商中当标杆、做表率,在亲情招商、友情招商等创新方式上,为全区开放招商探索了好经验、闯出了好路子。
制度创新,空间上延伸京津优惠政策。北京食药监局对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区在空间上实行异地监管,使得在渤海新区入驻的北京药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做转移,保留“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首都市场,为北京医药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促成了生物医药园区的快速发展。以“共建共管共享”创新思路打造的产业园区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成为京津冀产业对接、协同发展的成功典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