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承德高新区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创新创业大厦、汇智领创空间、创新创业苗圃等8大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其中力争新认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科技创新孵化器1家,省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1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家。图为高新区科技大厦。
随着承德构筑起“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京沈客专加快建设,承德高新区正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持续提升。图为日益完善的高速路网。
过去的一年,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承德高新区立足于做产业、做城市、做民生,全力破解瓶颈制约,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5%。
2018年,承德高新区将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带三区”城市发展战略,以“双创双服”活动为载体,以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为核心,以重点产业项目为抓手,以“园中园”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发扬开放务实和团结协作精神,强力保障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应,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农村办学办医条件,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进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二方阵目标迈出坚定步伐。
抓重点项目,推进“园中园”
构建5大现代产业体系
暖风吹醒百花开,春雨润得万物苏。4月22日,雨后,位于承德高新区的东南山上万木吐新绿,山脚下的京沈客专承德南站正拔地而起。随着承德段全线完成铺轨工程,年底前,承德至沈阳有望具备通车条件。车轮滚动出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更滚动出高新区发展的新空间、新动力。
善弈者谋势。新时代赋予高新区前所未有的机遇,乘势而上,方能开创新局面。2018年,承德高新区依托“一区三园”(即:南部新城核心区,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生命医学大健康产业园、智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格局,将重点推进启元大数据产业园、承德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承德微型智慧创业创新科技园、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中电承德信息安全产业园、优客创业文化产业园、中国供热绿色产业园、华夏幸福承德大健康产业园、北京朝阳区承德产业园、大南山颐和健康产业示范园等10个“园中园”建设,以30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聚集相关产业项目,构建起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环保和装备制造、生命医学大健康、文化旅游、商业金融服务5大产业体系。
思路决定出路。承德高新区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带三区”城市发展战略,深化对区情再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产城共建、以产为主、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定位于“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即以实现与京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建设“南部新城核心区”,以推进新兴产业聚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建设“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生命医学大健康产业园”“智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并按照这一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注重制度设计。三大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相继完成,产业发展重点和功能分区更加明确,产业准入条件、用地比例、投资强度和税收标准明晰划定,为高新区从制度层面促进和推动产业项目的聚集和高端产业的引入,实现产业结构稳步优化提升,进入国家级高新区第二方阵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强化生产要素配置。谋划冠山111Kv变电站、9.5公里电力缆线管廊和引入大数据能源供应中心项目、北京至承德直通光缆项目,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能源供应和数据传输线路更加稳定、通畅、快捷。通过“四桥七路”等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打通断头路,将使三大产业园区连成一体,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支撑,促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区形象加速改善。
优化招商方式。坚持“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政策吸引中国电子、中发展、北京电影学院等优势企业和高端人才进驻高新区,开发建设优势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加大投资与中国二十二冶等战略投资者开展PPP项目合作,加快建设高新区亟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区域承载能力,进一步吸引外来投资。
构建适宜园区发展新模式。遵循产业链的发展规律和产业集群的趋势特征,承德高新区积极谋划以小园支撑园区的“园中园”发展模式,推进微型智慧创业创新科技园、力海企业港、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建设,并强化园区公寓、商业等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形成以项目支撑小园,以小园支撑园区的发展局面。
突出系统性开发方式。强调地块的整体性,在上下栅子、秋窝、崔梨沟等区域,坚持产业项目、住宅小区、道路交通、城市景观、公共设施等一体化建设,保证规划地块空间结构布局的合理性,构筑特色鲜明的整体空间形态。
今年,承德高新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5亿元,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亿元,同比增长10%;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10.5%。
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融资平台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我们建立了项目入区预审、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包保项目、项目推进联席会议、项目储备管理、跟踪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等6项制度,成立了入区项目预审、行政审批、项目建设环境保障、项目前期服务等4个领导小组,实现了对项目建设的全程跟踪服务,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力推动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去年全年推进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103个。”承德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傅海旺称。
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把经济开发建设职能逐渐从管委会职能机构剥离,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干部职工发挥最佳潜能,建立机构精简、工作高效、竞争择优、分配公平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近日,承德某旅游开发公司徐经理通过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轻松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备案申报所需的相关资料填写工作。“审批人员很快就审批完毕,在公司就能打印出有效的备案登记表。以前需要几个工作日,可能还要跑来跑去,现在当天就能完成。”
为打造良好的为企服务环境。2015年8月,承德高新区积极向省市争取先行先试,在该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2016年2月,承德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内设协同管理处、社会类审批处、农林水审批处、经济类审批处和建设类审批处5个处室,负责受理区属各项行政审批业务,110项行政审批职能,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进一个门办所有事”。2017年11月份,网上审批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让企业“零跑腿”变成现实。通过开展“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进简政放权。目前,该区行政审批事项共308项,其中衔接上级下放212项,取消47项,调整49项。“一章管审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营商环境日趋优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来一批批项目的接续落地。3月27日,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承德高新区举行。2018年,高新区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产业类项目82个,总投资843.9亿元。
鹰眼科技是承德一家专门研发、制造警用无人机的高科技企业。“2014年之前,由于资金因素制约,公司面临有技术无市场的窘境。”鹰眼科技总经理胡成浩说,2014年,承德高新区免费提供600平方米办公场所和40万元科技帮扶资金,区属国有企业创元集团先后注资1050万元。2015年,当北大青鸟集团准备注资8000万元时,创元集团主动选择了退出。如今,鹰眼科技已位列中国无人机20强,获得2017年河北省第三届工业设计金奖,参与“十三五”全国警用无人机设计规划,在警用无人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已销往全国30个省市区,并走出国门。去年底,公司营业额从2014年的200多万元,增长到5000多万元。
鹰眼科技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得益于融资平台的建立。针对来高新区的企业以科技型居多,而过去“拿地-建厂-投产”的模式已不太契合此类企业发展的特点。承德高新区注资1亿元,组建了创元集团,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培育孵化、提供公共服务等主体作用。入驻企业只需提出厂房订制需求,创元集团即可提供所需厂房,最大程度节约了企业基础设施投入精力,推动企业专心致力于产品研发和生产。对发展前景好,前期资金压力大的企业,由国有平台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待企业孵化成熟,再出让国有股权,从而达到支持企业发展,孵化企业的目的。
2015年以来,创元集团通过财政注资、与市国控集团合作、向银行借款等形式,累计完成融资29.85亿元,较好完成了高新区管委会交办的部分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代建任务;还通过股权投资,促进了一批科技型项目落地;通过委托运营管理,启动了承德科技创新中心、大学生创业创新园等“双创”空间市场化运营,有力支持了高新区建设发展。
除搭建融资平台,高新区还通过加大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有序放量房地产和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防范债务风险,为高新区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全面发展
擘画宜居宜业新福地
已投入运营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院里前来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正在建设的承德儿童医院,2019年初计划完工;北师大承德附属学校让山城孩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位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内的京北大学科技园年内即将开工建设;滦河沿岸的滨河公园一步一景……“产城共建、以产为主、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愈发清晰可触,一座宜居宜业新福地,正在变为现实。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今年,承德高新区将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定位和区内高校密集等条件,着力打造国家级仪器仪表专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研发展示中心、中关村创新创业大厦、汇智领创空间、创新创业苗圃、京北大学科技园等8大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其中力争新认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科技创新孵化器1家,省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1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家。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和水平。2018年,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少于5项,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项目不少于20项,新培育省级科技研发机构5个。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放宽人才政策,把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招商引人有机结合起来,年内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创新创业团队2个。
2018年,承德高新区将重点培育新增高技术企业12家,达到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达到228家,实现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次继续前移。根据《承德高新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到500家。
在围绕支撑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承德高新区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环境。2018年,共组织谋划道路桥梁工程30项,水利通信电力工程8项,给排水垃圾处理工程8项。
为补齐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短板,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18年,承德高新区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社会公益事业项目17项,其中卫生类3项,教育教学类14项。
积极推进光伏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以脱贫攻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定政治立场、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宣传工作、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强干部的培训教育、优化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高新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弘扬开放务实和团结协作精神,建设合作性机关,打造团结奋进的干部队伍;建设开放型机关,打造敢闯敢试的干部队伍;建设实干型机关,打造善战善成的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型机关,打造奉公为民的干部队伍。
“承德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要求,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向改革要活力,向转型要质量,向创新要动力,聚焦招商引资,统筹城乡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速向国家级高新区第二方阵目标迈进。”傅海旺说。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承德高新区正不断地焕发着强劲的活力,砥砺前行,足音铿锵,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行!
智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上板城区域为核心,围绕国家支持建设“承德市京津冀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部署,引入中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同行业领军企业,对现有重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打造链条完善的智能环保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图为比亚迪电动公交车。
2015年8月,承德高新区在该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进一个门办所有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营商环境日趋优化。图为承德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
今年,承德高新区“生命医学大健康产业园”正重点推进承德国际肿瘤医养项目、承德医疗产业园、大南山颐和健康产业示范园、承德国际生态康养产业园等4个项目建设。该区将以鹙窝、砖瓦窑区域为核心,以推进精准医疗专科医院建设为龙头,打造资源整合、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图为位于承德高新区的全国中药五十强企业颈复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承德高新区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园,将重点打造覆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应用等领域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条,建立起依托大数据研发展示中心,集聚发展大数据交易、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互联网文化创意、大数据金融等“1+N”产业生态。今年,将重点推进中经承园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承德斐讯大数据产业园、中电承德信息安全产业园等8个大数据产业项目建设。图为承德大数据研发展示中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