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廊坊市科技局多措并举 力促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

   2018-08-07 廊坊市科技局
34
核心提示:  近年来,廊坊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抓环境、建平台、强主体、聚

  近年来,廊坊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抓环境、建平台、强主体、聚人才、促协同,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决定》“1+4+N”科技创新政策,市科技局辑印了《创新创业发展政策汇编》《建设创新型城市100条政策汇编》3万余册,并通过微信、电视、报纸、“众创讲坛”等方式宣讲、解读政策,力争使众多企业和创新创业者知晓政策、读懂政策、享受政策。2017年,廊坊市共兑现后补助奖励资金4000万元,并发放科技创新券262万元,企业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年增长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达到前5年之和。2018年,全市兑现奖励性后补助资金将达到9800万元。

  进一步壮大创新主体,科技型企业量增质提。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19家,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五位。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1.8亿元,增长69.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出口总额53.9亿元,增长251%;企业实际上缴税费55.8亿元,增长49.7%。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6292件,比上年增长27.5%,首次突破5000件;专利授权量3493件,增长14.3%;发明专利授权432件,增长27.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31件,增长率达55%,总量与增量均居全省前三。

  进一步夯实平台基础,培育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全市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总数达498个,其中国家级33家、省级51家,全市60%的专利申请来自研发平台,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科研项目9158项,新增产值610亿元,新增利税45亿元;集聚科技人员超过1万人。推动建设河北省OLED产业等1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重大科研项目149项,转化成果1112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620项。支持建设域外创新中心。支持华夏“太库”、宏泰“泰智会”等创新龙头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国、韩国、德国、芬兰等地建立35个域外创新创业平台,对接全球最高端人才和最先进技术成果,并全力引进廊坊市落地。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引进人才736人,引进企业1419家,转化技术成果829项。力促“双创”平台升级提质。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3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4家,全省第一;市级以上众创空间46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8家,全省第三;建设省级星创天地34家,国家级星创天地8家,全省第一。全市各类孵化场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2176家,占全市的38%,已毕业海宏环保、成愚大志、宜美康等236家企业。2017年,全市孵化平台以及入孵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纳税10亿元左右。

  进一步是深化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协同创新战略平台建设。重点抓好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核心区以及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协同创新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出台了《廊坊市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建设规划》《廊坊市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三河、固安等环首都六县(市、区)均与北京涉农院所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建设了13个京廊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培育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60家。合作共建京津成果转化载体。采取政校企、校企、院企等多种合作方式,建设协同创新基地22家,入驻企业726家,其中新型显示、大数据、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占60%以上。2017年,引进科技成果和企业529个,其中来自京津的企业和成果占71.5%;累计引进人才和创新团队3140个,带动就业近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利润4.1亿元,税收1.3亿元。打通京津技术成果到廊坊转化通道。新增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10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2家。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30余家技术交易机构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畅通了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43.3%。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院士工作站建站势头强劲。全市省级院士工作站达28家,全省第二,涵盖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医疗卫生、安全防控等领域,与60余名院士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科研项目近百项,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30余项,申请专利200余项,发表论文专著120余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200人。合作共建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平台5个,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8个。加快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5个,涵盖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53名企业科技人员成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居全省第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