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5年来,廊坊市按照国家、省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多层面、多领域、多渠道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坚持“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突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着力扩大高质高效供给,培育壮大“大智移云”首位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一、完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协同创新软环境
廊坊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先后出台了以“1+4+N”为代表的支持科技创新政策30余项,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三项法规在廊坊市的贯彻实施。2019年,又制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等多项科技创新政策。政策体系涉及壮大企业主体、构筑创新平台、建设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成果转化、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近20个方面200余条富有力度、导向鲜明、落地管用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举办“众创讲坛”,编印发放《建设创新型城市100条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在主流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上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等多种途径,把各项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到位、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公众对各类科技创新政策的理解,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科技创新意识,在全社会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二、夯实承载平台,不断提升协同创新承载力
一是夯实重大战略平台。精准对接引进京津科技创新资源、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重点抓好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核心区以及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协同创新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在“2018年河北省科技活动周暨军民两用技术对接合作活动启动仪式”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分别与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管委会、京南·固安高新区管委会、霸州经开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政策环境营造、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农业科技园区37家,京廊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13家,建设市级以上星创天地82家,培育农业科技“小巨人”107家,示范带已成为廊坊与北京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引爆点。二是搭建协同创新基地。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采取政校企、校企、院企等多种合作方式,建设了以“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基地”等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基地27家,基地内注册企业800余家,累计引进科技成果和企业近千项(家),其中来自京津的企业和成果占一半以上。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是由政府提供5万平方米双创场地,中关村软件园以“带土移植”模式,植入中关村基因,精准聚焦“大智移云”高端产业,构建符合地域特色、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地标、创新创业新高地。三是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围绕优势学科、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全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展到92家,其中省级以上39家(国家级11家)。截至2018年底,全市在孵企业和团队2000余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余家、吸纳就业超过1.6万人、在孵企业知识产权申请量近千件,累计毕业企业400余家。
三、打通合作渠道,不断扩张协同创新交流网
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关村、中国建筑机械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全力畅通科技合作渠道,为廊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一是全力推动通武廊科技合作。廊坊市与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三地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合作程度不断加深,相继签署了《通武廊科技合作协议》《通武廊科技创新合作备忘录》,启动了《通武廊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三地通武廊“1+1+1>3”的聚合效应初步显现,已成为京津冀全面提升协同发展质量的先行示范区。今年3月28日,通武廊协同创新工作联席会首次在廊坊市召开,达成了以协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廊坊共识”。会议议定由廊坊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三地孵化器联盟,由武清区科技局牵头成立三地技术转移联盟。强化三地科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科技项目建设动态分享机制,进一步丰富三地科技政策汇编、科技专家库、科技项目库和《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加速科技资源共享共用。二是畅通京津技术成果到廊坊转化通道。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方技术市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京津冀多家单位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畅通了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2018年,印发了《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廊坊市技术市场活跃程度显著提高,目前,廊坊市已引进、成立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余家。2018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已超过90.66亿元,较2017年度增速187%。此外,为规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促进京津等地科技成果加速在廊坊市转移转化,将与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学等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的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零部件、绿色涂装、智能输变电设备等37家产业联盟纳入市级管理序列,为推动京津冀产业技术升级和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四、 汇聚创新资金,不断延长协同创新融资链。
一是改革科技资金使用方式。借鉴天津、深圳等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实现科技经费从“资金”变“基金”,从“无偿支持”到“有偿使用”,借“市场之手”放大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以市高科创投为依托,与建设银行、廊坊银行、邮储银行等建立合作,使用20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通过为科技型企业增信,降低企业贷款门槛,用科技“小”资金撬动银行“大”资金,放大倍数撬动银行资本投向科技型企业。推出“科技助保贷”等新型融资产品和服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从市区扩展到三河、固安、文安等县域,合作银行发放科技企业贷款总额超亿元,为维尔达软件、乐聪网络科技、钦纵机电制造等70余家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二是积极引进组建各类基金。资金规模1.3亿元的“廊坊市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投入运营,正式签订3个股权投资项目,资金总额2094万元,分别支持廊坊市清瑞还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科技型企业。由省、市科技引导资金共同出资成立的2亿元“三浦科创固安科技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固安OLED等战略新兴产业,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OLED照明量产线,持有专利180余件。廊坊市高科创投联合廊坊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壹佰众创空间设立“廊坊市星火孵化天使投资基金”“廊坊市科技文化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具有成长潜力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