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传来一则令邯郸人欢欣的消息:华顿经济研究院编制的“2019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在上海发布,河北邯郸再次跻身全国百强。自2016年至今,该市已连续4年荣登“百强榜”,这标志着这座重工业城市在供给侧改革和压解产能带来的“阵痛”后,已实现“拔毛断喙,鹰获重生”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邯郸通过在优化创新环境,打造创新平台、激活创新主体上下功夫,已形成了汇集高新项目发展的磁场。”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727.7亿元,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15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和14.7%,其中最亮眼的是规上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高出其它产业12.4个百分点,促进了区域经济由重变轻,由黑变绿,由旧变新的高质量发展。
让创新环境优起来
邯郸是一座资源型工业城市,煤炭钢铁一度占据工业经济的多半江山,在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今天,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对此,邯郸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使得全市钢铁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5家减少到17家,退出煤矿13处,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783万吨、炼钢产能1393万吨、煤炭产能578万吨、焦炭产能670万吨,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3万多家。
而这种大规模的调整去除过程,也让区域经济遭受了严重下滑的阵痛。面对这一局面,邯郸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度调研,决心以科技创新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力求用这个杠杆撬动区域经济跨上新台阶。于是,市里专门出台了《邯郸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邯郸市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十八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科技发展专件,高标准建立了“创新创业有资助、初创企业有场地、创业投资有担保、成果转化有补贴、企业上市有奖励、人才引进有重奖、政策落实有监督、组织领导有保障”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邯郸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大力度改革,市县乡三级32403枚公章,取消17160枚,比例达53%。获评2019年度 “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使得全市创新主体迅速增长,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分别是2013年的8倍和6倍。
在中船重工七一八所肥乡新材料一期产业园里,一排排新建成的厂房昂然挺立, 高大宽敞的车间一尘不染。四通八达的气液管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明亮的金属光泽,高大整齐的工艺设备轰鸣着正在生产高纯气体。39个单体建筑,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台套设备、阀门和仪表,4.6万米电气电缆,47万米仪表电缆,8400个接口,5万米工艺管道,13.6万吋焊缝——这是肥乡新材料基地一期工程建成后得出的一组数据。谁能想到,这座占地300多亩的园区从建设投产仅用了不到一年,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具备投产条件”的壮举,创造了“邯郸速度”,一举成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特种气体生产企业,为华为、京东方等企业提供替代进口的特殊产品供应。2018年企业销售收入9.7亿,预计2019年销售收入17.1亿,同比增长76%。
邯郸市科技局局长安凤玲告诉记者,着眼打造全国唯一特种电子气体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中国气谷”,我们市里对七一八所创新发展的支持不遗余力,专门针对企业制定了支持方案,帮助该所建立了河北省特种气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北省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中科院贺泓院士团队参与研究开发,同时自2015年以来支持该所各项科研项目15项,支持金额达2575万元,使得这家高科技企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
让创新平台强起来
开展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平台,引进人才资源是根本。邯郸市市长张维亮表示:“要使科技创新成为有源之水,建设创新平台则是核心支点。”基于这样一个理念,邯郸着眼高新产业布局,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平台落户邯郸,吸引更多候鸟院士、飞行博士来此创新创业。”市里明确规定,对域内新认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省级平台,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00万元、50万元;对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站给予30万元资助,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10万元资助。
与此同时,市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给予人才引进、创业创新扶持。市里决定对引进并驻邯工作的国家级领军人才,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100万元安家费用;对引进并驻邯工作的省级领军人才,由各级政府分别给予2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和50万元安家费;对一年内全职引进博士研究生2名以上或者硕士研究生5名以上的企业,给予5万元资助;对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重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力,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经认定给予100到100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资助。
就是通过这样一些政策支持,全市创新平台建设掀起了热潮,目前全市企业研发机构登记备案2183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9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6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院士工作站34家。通过搭建这些创新平台,邯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年专利申请量超过6500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已提高到1.86件,专利技术总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 ,比2013年增长10倍。
华裕农科公司董事长王连增告诉记者:“华裕能有今天,创新平台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们与市科技部门密切配合,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吴常信院士、中国工程院刘秀梵院士、李德发院士、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教授为公司战略顾问 ,并建立了“中国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邯郸试验站”“中国禽病工程中心邯郸实验站”“华裕院士工作站”“河北省蛋鸡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禽病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蛋鸡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发创新平台6个。使我们这个企业由创业之初的两个人、两间房、200只鸡的小鸡场,发展到现在的集蛋种鸡养殖与孵化、智能养殖设备制造、有机肥生产等六大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团,年销售健母雏2.5亿只,占全国市场的17%,蛋种鸡养殖量位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企业先后获评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让创新主体活起来
今年8月,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首款东风系列新一代空调下线。“这是邯郸研发生产的首款高端空调,荣获素有“家电界奥斯卡”之称的艾普兰金奖,售价19999元仍供不应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邯郸基地的高端产品占比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副总经理汪鹏程向记者介绍,“美的”落户邯郸9年来,空调产能从当初的160万套、产值22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500万套、87亿元。今年1至8月产量达460万套,全年将达到600万套,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现在一边是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苦苦寻觅新技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采用多种措施搭桥,将供需双方有机联系了起来,让‘科研花’结出了‘产业果’。”邯郸市科技局副局长朱春雷介绍说。
出于这样的认识,邯郸积极构建京津科技成果承接机制,紧盯京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个企业,转化一批技术,带来“脱胎换骨”式的转型升级。
据朱春雷介绍,2018年,邯郸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39亿元,其中技术合同输出额为68.87亿元,技术合同吸纳额为71.09亿元,跃居全省第一位。
其中北大邯郸创新研究院推行“一个项目一个公司”成果转化模式,通过举办科技部领军人才邯郸行、中科院北京分院技术需求对接会等多种形式,促成21家企业与京津高校院所签约。携手首都33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联盟,与全国12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机制。同时,研究院还独立签约了27个技术团队,建成了涵盖现代农业、生命科技、智能装备、新能源材料、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五大领域的技术成果库,供企业按需对接,使得企业创新主体活了起来。
晨光集团通过创新成果运用,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叶黄素产销量相继跃居世界第一,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仅出口创汇达53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河钢邯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攻关,攻克了高品质“航天氙”提取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魏县宗申戈梅利公司通过新产品开发,已实现量产的4款收获机填补了国内高端收获机的空白;大名五得利通过产业创新,自2012年起已连续7年蝉联业内产销量“世界冠军”,今年销售收入可达350亿元……
在大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还诞生了华厚天成、唯沃环境、沃伦多生物等380余家中小新兴科技企业,他们的科技成果有3项入选国家863计划,有5项入选国家火炬计划。
永年区标准件是当地的传统产业,过去一直在“马路市场”低端徘徊。市、区两级通过发挥河北省紧固件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引领作用,紧盯产业发展需要,成功研发并在众多企业推广应用了锌铝共渗技术、钛铬氮化物镀膜、超声波清洗剂等12项新技术,使得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目前年产销量达430万吨,销售收入达279亿元,占全国的55%,市场占有率为全国第一位。
通过优化发展环境邯郸引进深圳中擎创在本地发展高科技企业。
河北昊瑞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大规模机器人加快生产进度。
五得利用公司现代化生产设备推进企业生产。
慈恒.享美园区员工正在进行无人机生产。
晨光科技公司通过国家级创新中心开发新产品使得企业达到国家领先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