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高新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围绕市域“3+3”主导产业和县域“1+2”特色产业,结合区域实际,确定大数据、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健康3大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2019年3大特色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1亿元,增加值11亿元,占GDP比重16%。
一、推进全链条平台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总投资近20亿元,建设“创业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式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培育创新市场主体。目前,全区共有“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0家。一是众创空间建设。与高校、企业合作建设众创空间4个,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为创业者提供初期创业场所、技术、资金等支持,累计孵化创业项目及团队100余个。其中,与石油高专共建的“合众创空间”2020年成功备案为国家级众创空间。二是孵化器建设。新建承德大数据研发展示中心、承德中关村创新创业大厦,并对现有科技大厦进一步改造升级,规范管理,形成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公布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中,获得了B类的优异成绩。三是加速器建设。重点建设加速器2个。力海企业港一期10万平方米,具备100家企业入驻能力,入驻率达到30%;承德微型智慧创业创新科技园实行订单式标准厂房及配套建设,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一期出租出售率达43%。
二、着力优化创新环境,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打造优质政务环境。以“承德办事一次成”改革为抓手,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办事一次成”实现率达到90%以上。投入资金350万元,对政务服务大厅硬件设施进行了全方位升级,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积极探索工业企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模式,并准备开展试点。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将人防、交通、城管等部分审批和管理权限下放,为审批、监管与执法的无缝衔接创造了条件。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打造优惠政策环境。相继制定实施了《关于支持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十条措施(试行)》等政策措施,设立重大战略性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科技政策性引导奖励资金和科技贴息贷款,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累计向博彦科技、苏垦银河连杆等企业兑现重点产业扶持资金5300多万元;为163个创新项目兑现科技政策性引导奖励资金1700余万元;为20家企业提供科技贷款约1.2亿元,贴息600万元,促进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引育,打造优秀人才环境。组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开展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标行动,建立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院士工作站2家。与北京中关村、天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英才引进”和“雏鹰培育”计划,每年吸引985、211大学本科以上优秀人才200人以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2017年招生,今年第一批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将走向社会,开展服务。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创新要素配置。一是路桥工程。重点推进总投资近30亿元的“四桥七路”及其附属工程建设,年底前除西营大桥、闫营子大桥外的9个项目将全部实现通车,区内主要路网架构基本完善,交通环境将得到大幅改善。积极推进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实现地下空间的合理布局、集约利用,闫营子干线综合管廊完成1.3公里,上板城缆线管廊进场施工。二是电力工程。完成了新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冠山、闫营子110千伏变电站工程完成选址,为区域开发及大数据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双回路”电源保障。三是信息通讯工程。为解决大数据产业数据传输问题,实施了两条北京至承德光纤直连项目,全程约220公里的润通京承高速光缆已敷设完成,近期投入使用;280公里的京承高铁沿线光缆正随着高铁施工同步敷设。投用后,京承之间数据传输往返延迟在5毫秒左右,可实现承德数据中心与北京基本同城化,在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比较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