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努力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到古冶转化,唐山市古冶区努力在组织保障、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政策落地等三个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快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调度、服务、考核等作用。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推京津科技成果到唐山转化孵化相关工作的开展。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将京津科技成果到唐山转化孵化相关工作列入到年度工作计划。科技局自觉发挥好牵头责任,组织定期召开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工作专题会议,对全区京津科技成果到唐山转化孵化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检查和督导。
(二)加强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继续建立健全包括京津科技成果到唐山转化孵化相关工作在内的科技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业务指导,检查。将日常检查、督导情况作为年终对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下发了《2020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和《古冶区2020年科技创新工作考核办法》。通过检查、督导促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全区顺利实现“三城攻坚”战略提供科技保障。
(三)做好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在京津科技成果到唐山转化孵化相关工作在内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古冶区坚持大力培养、树立、提炼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广泛宣传,今年以来,我局已在省市重点报刊、网站发布信息8篇,其中唐山劳动日报2篇,河北经济日报1篇,长城网3篇,省科技厅网站2篇,为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强化企业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
(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了科创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科创领导小组会议,印发了《2020年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备案工作方案》、任务分解表和2019—2020年工商注册表,逐乡镇街督导和辅导科小培育工作,开启“地皮式”搜索培育模式。在区科技局的深入推动下,第一批推荐上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通过省厅认定22家。目前,正在组织第二批科小申报工作。
(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全力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惠企政策的辅导与讲解。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科技创新问题,制定了出台《古冶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七方面科技便利化服务的措施》,同时,利用微信、电话、古冶科技公众号等方式发布服务企业政策措施20余条,开展“一对一”入企辅导30余次,帮助解决包括融资、申报组卷、专家咨询论证等20多个问题。第一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目前已完成组卷上报。
(三)培育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按照“精准对接,分类指导”的原则,对重点企业进行了专项发动与辅导,帮助企业联系专家咨询和论证,鼓励企业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参与申报。目前2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企业已完成网上提交和纸质版材料上报,2家市级平台申报企业已完成网上提交,正等待市局下发通知提交纸质材料。
(四)引进科技成果。目前正在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唐山瑞能、唐山不锈钢等重点企业与钢研总院、华北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进行对接。目前已上报科技成果引进2项,分别是对中关村(唐山新元)科技园项目和汽车外板连铸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同时与中国钢研、中工经联紧密联系,促成了中国钢研、中工经联考察团深入古冶区就钢铁绿色智能制造及钢铁配套相关产业谋划进行深入对接。中国钢研、中工经联考察团现场参观了河钢唐钢不锈钢智能制造生产现场,观看了古冶区和河钢唐钢不锈钢宣传片,并就钢铁绿色智能制造平台搭建、钢研纳克合作和钢铁配套产业链条进行了详细交流,双方就深入合作达成共识。
(五)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技术联盟培育。古冶区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推动同类型、同行业企业缔结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创新主体上档升级,突出产业优势,培育联盟。创新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围绕产业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古冶区正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方加强联系沟通,力争年内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
三、加速推进改革政策落地。
一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局积极同区委组织部、劳人局、经济开发区密切合作,上半年协助相关部门新引进事业编制人员13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82人。协助区人才办完成了2020年人才强冀项目申报工作,我区申报项目为“古冶区产业人才聚集发展项目”“对接京津冀助力古冶高端人才培养”。目前,立项结果尚未公布。
二是加大科技改革政策落实。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古冶区关于深化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落实政策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资金奖补兑现、优秀人员选树、科研改革投入等方面做好落实文章。同时,也鼓励广大企业家建立健全自身科技创新激励措施,在优化科研人员环境、工资待遇上给予企业科研人员支持,争取培育出企业的科技顶梁柱,也能真正留住企业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