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承德创新体制机制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2021-04-08 承德市科技局
37
核心提示:  对新建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的经费奖励;打造“承

  对新建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的经费奖励;打造“承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对入驻该平台的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达850万元;复制推广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例,深化森林资产化资本化改革,盘活林业资产……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了承德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

  承德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着力解决“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两大瓶颈问题。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就必须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进一步创新政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承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为此,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承德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政策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及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承德予以大力支持。承德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承德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精准扶贫脱贫和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构建更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各条河流不仅要有人管,还要管得好。”在滦平县,近700名县乡村三级河长遍布在县域内的各个河湖。滦平县完善河湖生态管护机制,制定印发《滦平县河湖生态管护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加挂“滦平县河湖生态巡查管护中心”牌子,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并设立县域内河湖河务警长,组建河湖管理综合执法队,加大了河湖生态环境违法违规案件的综合行政执法力度,确保了全县河湖生态秩序。同时,运用“河长云”APP平台,县乡村三级河长及河湖管理员信息全部录入河北省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各级河长和河湖管理员使用APP系统开展巡河,实时上传巡河情况。

  “水源涵养、生态支撑”是承德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不能单凭干部一腔热血,必须创新政策,以制度为支撑。为此,承德市制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编制的《承德市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25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661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06%。制定出台《承德市水源涵养功能区保护条例》《承德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承德市河道管理条例》《承德市矿山环境保护条例》《承德市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责任制实施方案》,强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深度应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构建更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除此之外,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还要解决“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的问题。破题的关键,就在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实现资源变资产,生态保护和生态经营“齐头并进”。

  我市复制推广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例,开展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注册成立了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大力推进碳汇交易、发展高端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有机农产品、规范拓展苗木生产经营、承揽造林绿化工程,集团总资产达到19.5亿元,完成碳汇交易9.6万吨,交易额362万元。在编制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上,扩大林业碳汇交易试点范围,建立水权交易试验区,加快生态产品市场化进程。

  同时,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常态化。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通过市场化手段协调平衡上下游利益关系,积极推进“滦潮河流域跨界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滚动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主要用于滦河上游非受益地区水污染防治。启动实施已形成的《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现上下游利益共享和公平发展,提升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生态建设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打造“3+3”主导产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承德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承德破解“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的瓶颈,要求大力发展产业。

  历史告诉我们,过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发展的路子走不通了,经济发展不是消耗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贫守青山的“缘木求鱼”,新时代的产业,必然是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绿色产业。

  为此,承德市针对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以全球化视野,科学确立了“3+3”主导产业和县域“1+2”特色产业,并出台了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推动文化旅游医疗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全力支持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力支持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产业。

  --支持文旅业加快投资新基建、5G应用等信息化智慧化项目建设。鼓励县(市、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鼓励市场主体创建高等级(国家级5A、4A)旅游景区。支持“夜经济”“后备箱经济”发展,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市区两级财政每年筹集不少于1000万元,每个县不少于500万元。加快推进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六位一体抗癌模式”,加快推动医养结合、休闲旅游等特色养老模式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建设中国北方高端康养中心。

  --支持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对采用绿色生产工艺、钒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钒钛产品有新突破的钒钛企业,在研发经费、项目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大对市域内资源风险勘查投入力度,鼓励市矿业集团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风险探矿和对已设探矿权、采矿权的兼并重组,加快钒钛矿产资源的整装勘查、规模化开发,对钒钛资源重点勘查和开发项目,优先依法报批探矿权、采矿权。

  --加速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鼓励市属国有企业牵头设立扶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清洁能源产业项目股权投资、“清洁能源+大数据+储能+微电网”等融合示范工程、引导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和培训等,加速打造“发、储、用、造”四位一体的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大数据全生态产业链。支持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支持引进、培育、发展、壮大大数据企业。对新投资建设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大数据项目,受益财政给予适当奖励。

  --全力支持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商标+驰名商标”品牌效应。鼓励“食、药、医、健、游”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支持创建京郊医养基地和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中国北方最大的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产业。支持仪器仪表、输送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专精特新优”特色装备制造发展,支持特色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项目建设、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对企业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当年设备投入500万元以上的,本级财政按设备(含自制和联合研发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对企业实施“工业机器人”项目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本级财政按照设备购置费的1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

  夯实扶贫脱贫基础

  ——构建更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1+N”政策体系防返贫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靠着发展旅游业,百姓端上了旅游“饭碗”,群众的“第一桶金”就是从牵马得来的。大滩镇小北沟村农民郝树军,是脱贫享受政策户,说起马来头头是道,“外地游客到坝上都要骑骑马,去年家里两口人通过租马挣了3万多元,售卖小马驹也增加了几千元的收入,通过旅游我家早已脱了贫。”像郝树军一样通过租马一年收入2-3万元的农户全镇已经超过500户,仅此一项就实现了稳定致富。

  “群众通过自有马匹经过公司出租一个小时可收入60元,牵马每小时20元,每人可以牵两匹马,1匹马平均年收入少则七八千元,多则1万多元。”大滩镇党委书记孙旭东介绍,“大滩镇拥有公司化管理的马队8个,管理了3000多匹用于经营旅游的马匹,10个旅游专业村的群众通过租马、牵马获得收益,其他村群众可通过到旅游景区务工、售卖土特产获得收益。大滩镇每年统一组织或群众自发组织的赛马活动大大小小几十场,品种好的马匹在这里也能大显身手,赢回奖金。其他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的行政村,群众自有马匹5000余匹,通过马匹繁育出售,每年为群众带来不菲的收益。”

  精准扶贫脱贫,让各项扶贫政策和扶贫产业的“红利”真正落到贫困群众身上是关键。推动扶贫产业建立与贫困群众更加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才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可靠保障。

  为此,承德市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思维,坚持“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创新并推广“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园区带动“三零”扶贫、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一地生四金”、生态建设“一林生四财”“两转三带”旅游扶贫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开辟产业增收新渠道,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村和贫困户“两个全覆盖”。

  对于生产劳动能力弱或基本无劳动能力而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改补助资金为入股本金,注入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获得分红收入。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吸引贫困户参与,通过流转土地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赚股金的“三金”收入,实现互惠共赢。

  同时,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三权分置,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通过整体开发、使用权流转、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等方式,盘活农村集体闲置的土地、山林、荒山或其它资源资产,激活沉睡资源资产,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夯实基础。

  为了让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承德市还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承德市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细则》,配套制定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专项救助、防贫保险、社会基金救助、扶志扶智等专项防贫帮扶救助政策,形成“1+N”防贫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健全防贫预警监测管理、防贫监测对象识别纳入、精准帮扶救助、退出跟踪等动态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跟踪“闭环”防贫长效机制。

  创新政策“筑巢引凤”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制定激励政策推动科技创新

  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在探索以科技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这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的智力支持。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杨荣章,毕业后就和同学一起创业,在“和合众创”空间建立了工作室,研发精益工业机器人。在这里,他们和导师一起进行科研,研发的工业机器人已经顺利进入企业。杨荣章说:“和合众创已经先后承担科研项目56项,其中与企业合作开发19项,自主研发3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5项。”

  目前,“和合众创”与龙志达、汇彩玻璃等企业合作研发智能控温阀、自动磨削机等项目,创造经济效益4350万元,实现利润630万元。和合众创空间先后被评为省十大品牌众创空间、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省大学生孵化示范园等荣誉称号,并入选2020年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

  “和合众创”是承德市建立的四个创新中心之一。通过校企创新合作等形式,为承德市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承德市制定出台“1+9+N”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

  建立健全由政府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专家咨询、企业家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有利于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围绕全市优先发展的绿色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定期发布“需求式”“目标式”“供给式”的科技专项申报指南;对可持续发展带动性强的标杆性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专项管理;完善项目储备库制度,实行专题征集、常年申报、动态管理。改革科技项目实施调整机制,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等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科研经费支配权、研究人员聘用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科研设备购置权。

  鼓励高层次人才(团队)到承创业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聚焦“3+3”绿色主导产业,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对在市内新建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由受益财政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的经费奖励,对新建的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由受益财政一次性给予30-50万元的奖励。

  支持驻市高等院校高水平发展。引导驻市高校建立服务承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科研创新基地、技术转移基地、科技服务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推行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收益分配、产权管理、转化评价四个机制和统计报告、无形资产管理、转化信息库三项制度。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参与创业项目的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续签合同等重要依据。

  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为承德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前路既定,未来可期,让我们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携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