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智能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不管是化验还是B超,各个科室的相关信息,只需轻轻点击就即时分享到总检,还可以进行智能化分析,高效又准确。”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被工作人员赞不绝口的这套智能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是由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秀玲教授带头研发的一项智慧健康新技术。由于在面向心血管疾病的智慧健康新技术及应用转化方面取得的佳绩,刘秀玲带领团队获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培养新型人才 打造科创高地
刘秀玲今年44岁,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2004年,她进入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作。作为当时电信学院唯一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刘秀玲参与修订了电气专业培养方案,独立承担强电两个方向的新开专业课,并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专业培养方案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支骨干教师团队。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发展的‘两翼’。针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我们组建了河北大学数字医疗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心血管诊疗领域,在心血管的精准诊疗、靶向康复和智能预测这三个重要环节都有所突破,产生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刘秀玲介绍说。
科研创新技术及时落地才能开花结果。刘秀玲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提高医院诊疗智能化水平上来。其中,做到可“私人订制”是她对技术应用的执着追求——针对县级医院信息化程度和诊疗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她为基层医院定制了个性化健康信息系统。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为此,在心血管疾病预测、诊疗以及康复的全流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刘秀玲表示,目前河北大学数字医疗团队研发的“智能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等系统已应用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等我省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可对心脏性疾病提出有效预警,提升人民健康管理水平,还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诊疗方法,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目前,我们的系统服务人群超过90万人次,为国家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建设科研平台 引领双创双服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从无到有建设医学和工科交叉学科,着力解决前沿科技问题,刘秀玲带领河北大学医工交叉学科成为河北省医工交叉研究领域的新亮点,在科研原始创新能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地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0年,刘秀玲带领团队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部为依托,成立河北大学医工交叉研究中心,并获批教育部11所全国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引智创新基地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地方高等院校。该中心2013年正式进入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被命名为“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并成为河北省唯一一个专注于医工交叉领域的省重点实验室。
2016年,以刘秀玲教授为核心的数字医疗团队申报并获批了以医工交叉研究中心为主的河北省第一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联合新加坡和加拿大等相关领域国际著名研究平台,开展心血管疾病诊疗先进技术和康复训练系统的研发,加速了我省数字医疗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涌起,刘秀玲带头率先在河北大学内成立厚德创客空间,并探索出了科研驱动型创客空间的新模式——以专业为依托,以学科交叉为支撑,以科技驱动为引领,专注培育大学生创客的新模式。
厚德创客空间的成立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业激情,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创新平台。2015年6月,河北大学厚德创客空间被认定为首批市级创客空间,当年10月被认定为河北省首批省级创客空间,2016年初,成为河北省首批入选的国家级创客空间。大学生创客团队在国家级、省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2项,省市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其中,2016年,医学多维影像融合平台项目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科研成果延伸 助力产业升级
在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积极引领下,作为驻保高校的一名教师,刘秀玲深刻认识到“高校应该在服务地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3年,当时的省级贫困县博野县,作为保定市唯一的试点县,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由此开始,我带领团队积极与博野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经过数日攻坚,精修项目方案,与博野县政府签订《关于智慧健康项目的共建协议》,为‘博野智慧健康’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刘秀玲介绍说。
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她带领数字医疗团队依托河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与北京多家企业开展合作。2013年,团队与北京相关领域公司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在健康领域开展多方面合作,成为河北大学协同创新工作的一个亮点。团队提倡的双赢校企合作模式,为京津冀地区未来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创新,实现协同发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此外,她的团队还协助保定市政府和新加坡中国科技交流促进会合作成立“保定南洋研究院”,并负责其中数字医疗模块建设,以集聚新加坡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国际级支撑与服务平台,引导本地产业升级。
17年探索研究,17年辛苦跋涉,刘秀玲的团队取得累累硕果。先后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支持。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她带领的团队被省政府授予“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团队”。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
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刘秀玲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她希望能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每一名学生,用自己对科研的执著影响着每一名学生,“科学探索无止境,今后我会继续带领大家在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用科技的力量点亮我国数字医疗的新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