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迁安模式”

   2017-07-24 科技日报
27
核心提示:  ①北科环境工程公司蜂窝式电极除尘除雾器在迁安九江线材公司烧结机烟气深度处理中应用  ②③④⑤钢研

  ①北科环境工程公司蜂窝式电极除尘除雾器在迁安九江线材公司烧结机烟气深度处理中应用

  ②③④⑤钢研晟华工程公司与迁安鑫达钢铁开展耐腐蚀高强度抗震钢筋工艺研发

  ⑥中航泰达公司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在九江线材公司烧结机烟气深度处理中应用

  ⑦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迁安九江进行特种高碳钢材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⑧中慧高科公司临界脉冲电源在鑫达钢铁静电除尘工艺中应用

“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两年多来,以河北省迁安市为突破口,凝聚京津冀三地科技资源,全力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已经组织开展科技攻关项目10项,投入科技总经费1.5亿元,带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集团等联盟会员单位牵头或参与国家、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投入科技经费总额2.2亿元。技术攻关已经产生12项科技成果并在河北省落地应用。”日前,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刘育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该联盟的部分“成绩单”。

随着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成效逐渐显现。刘育松举例介绍,在首钢矿业公司年产200万吨球团矿生产线上,北京首科兴业公司落地应用球烧工艺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备,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浓度分别达到100毫克/立方米和30毫克/立方米,分别低于排放标准限值37%和25%;北京国华新兴公司在唐山文丰钢铁公司100吨转炉生产线上建设了新型转炉干法除尘装备,粉尘排放达到12毫克/立方米,低于排放标准限值76%;北京中科创新园公司在河北宣化钢铁集团建设了15MW炼钢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年发电8000万度,每年为企业产生经济收益约4800万;北京科技大学特大型高炉铁水质量提升控制技术应用于首钢京唐钢铁两座高炉生产线,提升了高炉的铁水质量,每年减少企业损失近亿元。

据了解,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由北京市科委牵头,联合天津市科委、河北省科技厅于2015年4月11日推动成立了“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整合了三地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优势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107家骨干单位优势资源,聚焦节能、污染治理、产品质量提升、新产品开发等领域,着力推动和构建“三平台一示范区”工作模式。联盟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一环。联盟融合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资源和要素,链接了京津冀三地产业资源,避免了区域行政界限和管理机制限制,形成了北京研发、河北落地转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科技资源有效对接和落地转化的工作机制,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下,逐步形成了区域内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带动了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依托联盟完善平台建设,推进实施创新工程。联盟成立后,提出建设“三个平台一个示范区”,推动三地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合作共享,组建联合攻关研究团队,实现优势互补,并依托迁安市科技示范区建设,将北京相关创新主体的研发成果在示范区进行中试、孵化,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实现首都创新资源助推当地产业培育提升,同时利用现有科技成果推进实施示范区建设,联盟工作机制与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重点任务高度契合,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据介绍,河北省迁安市拥有7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钢铁产能超过4000万吨。联盟着力推动和构建的“三平台一示范区”工作模式,以河北省迁安市为典型代表的首个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搭建产业共性技术联合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统筹“政府部门—生产企业—技术服务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各方资源,打通创新服务链条,深入推进以行业联盟为主导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京津冀要协同创新,需要有形的承载载体。2015年8月28日,北京市科委、河北省迁安市人民政府和联盟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迁安市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推动首都科技成果在迁安市转化落地。刘育松介绍,在三方支持下,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联合联盟会员单位和社会投资机构,2016年4月挂牌成立了“北京鼎鑫钢联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和“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组建了管理运营团队,为迁安市转型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目前“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是第一家进入迁安市的协同创新研究机构,引入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3个技术团队进驻孵化,同时带动车库咖啡、北大创业训练营等创新机构入驻迁安。

“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迁安对促进节能减排和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成果有强烈需求,推动北京的科技成果向迁安转移转化,需要对症下药,而联盟是我们很好的一个抓手。”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光连介绍,为推动迁安市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建设,依托北京优势科技资源和迁安当地钢铁产业资源,联盟组织40余位联盟专家深入迁安当地九江线材、鑫达钢铁等6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把脉问诊,调研清楚了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和存在问题,提出了6篇企业诊断报告,梳理出4项共性技术需求和25项特色技术需求。结合当前生产实际需要,通过专家、技术服务方、生产企业用户、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沟通和对接,找病根,给药方,共同梳理出9项技术解决方案。对症下药,推动烧结烟气脱硫颗粒物深度净化处理、耐腐蚀高强度抗震钢材开发、特种高碳钢材生产工艺优化等6项技术落地迁安钢铁生产企业。截至目前,联盟推动了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中钢设备公司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等16项技术在河钢集团、建龙钢铁集团等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应用,工程投资总额超过10亿元。

谈到接下来的发展,刘育松表示,联盟将积极协调北京市科技资源,推动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通过协同创新,促进首都科技成果对外辐射、转化与应用落地。同时,积极推动和探索迁安市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建设工作模式,带动京津冀区域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及产业转型,同时逐步扩展到建材、石化等其它重点行业,依靠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7年,联盟重点将依托协同创新研究院,整合首都条件科技平台资源,以专业化分析测试为基础,整合联盟专家资源研究能力和会员单位技术服务能力,为京津冀钢铁企业提供产品分析检测、工艺诊断、研究与优化、技术解决方案于一体的总工式服务,重点打造钢铁行业分析检测及技术服务一体化平台;在共性技术方面,针对钢铁上游焦化企业高能耗、重污染等问题,以推动传统焦化工艺创新为目标,开展焦化工艺节能减排共性技术研究,推动传统焦化产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针对高性能工业冷热设备、窑炉、管道的节能保温需要,突破高性能新型柔性气凝胶基绝热材料等技术,实现钢铁行业应用。

一个个喜人的数据背后,是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的结果。张光连表示:“在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联盟已经形成工作机制,与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重点任务高度契合,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并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经验,带动京津冀创新驱动、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