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首批102家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整合各类资源,传播科学思想——让科普有更多新花样

   2020-04-09 河北日报
29
核心提示:  新冠病毒会通过皮肤入侵人体、保鲜膜可制作口罩……疫情发生以来,不时传出类似的谣言。为什么这些不难

  新冠病毒会通过皮肤入侵人体、保鲜膜可制作口罩……疫情发生以来,不时传出类似的谣言。为什么这些不难分辨真伪的谣言能够大肆传播?这跟人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

  为了进一步增强科普能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近日,我省确定首批102家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作为面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这些科普示范基地如何发挥整合各类资源、传播科学思想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怎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科普场所?

  体验+科普 ——变“填鸭式”灌输为“精准式”教育

  学编程、观科学表演、看最新天文科普启蒙片……去过省科技馆的小朋友,总会被这些体验性强的项目所吸引。

  “置身智能化场景,能够很直观地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变化,这显然是空洞无力的说教所无法实现的。”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科普形式大多是相对静态展项,人们一边观察科普硬件,一边努力地去看清楚旁边的解释文字,缺乏触觉、听觉以及深度感觉,这样的科技科普远远没有把空间与展项的价值发挥出来。

  “科普基地不应仅强调‘是什么’,更要重视‘为什么’。”该负责人说,展示“为什么”,就是强调展示“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

  因此,互动体验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省科技馆的展示设计中。“比如在仿震减灾区地震体验的展示中。”该负责人举例说,观众走进20平方米的体验房内,投影机画面开始播放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做的基本知识要点,并告诉观众保持清醒冷静。接着,就会模拟出地震前和地震中的环境,让观众在进行地震体验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逃生实际演练,变“填鸭式”灌输为“精准式”教育。

  “科技馆展示从‘以展品为中心’‘以观众为中心’,转向‘以人的互动体验为中心’,逐渐弱化或隐藏了展示直白的目的性,将其内涵融入了娱乐或者文化活动中。”河北地质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孙秀丽认为,这种方式让参观者在一种休闲放松愉悦的体验空间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展品传达的信息。

  目前,互动体验已经成为科技馆展示设计的趋势。孙秀丽建议,综合场馆类的科普基地可增加一些新颖的互动展示,引入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给参与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也可设置多种功能的实验测试项目,参观者提出实验项目,工作人员为其准备材料与设备,协助参观者完成实验,这些体验对不同群体的参观者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科研+科普 ——让高精尖科技问题“活”起来

  2017年3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石家庄及时雨科教文体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3D打印技术中心。基地由企业运营,设有高精尖3D打印实训室、3D打印食品体验室、工业级高精度打印车间、3D打印机装配室等科技活动室,配备专业设备300多台。

  “一开始,3D打印技术中心还只是面向校内学生的教学场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胡孟谦表示,随着对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探索,学校逐渐认识到,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密不可分,而高校在科普活动中也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科研+科普”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一开始胡孟谦也不明白该如何用最简略、生动的办法向大众说明高精尖的科技问题,怎样才能让科普更接地气的同时又能保证科普工作的创新与深度教育。

  “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打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环节。”胡孟谦介绍,3D打印中心搭建了一个面向全省基础教育领域的科普平台——“中小学研学基地”,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发并实施具有鲜明特色的研学项目,寓教于乐,服务广大中小学师生。

  “从中小学生现场研学实践,到3D打印技术进校园,再到举办科普讲座等,目前基地逐渐形成了‘科研+科普’的传播教育方法和模式。”胡孟谦说。

  有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多样的科普途径,探索“科研+科普”的科教融合模式是否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好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胡孟谦告诉记者,企业在运营3D打印中心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引进。企业的工作人员有实操能力,但科研能力不强,比如在新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升级改造上遇到的瓶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普教育的工作水平。

  “要发挥科技人员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扩大专业科学传播队伍,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教育的热情,科普基地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胡孟谦建议,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科研人员作为指导老师,要精心设计科研课题,细心指导,合理安排探究内容和方案,让学生们学有所获,使科教融合新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实践与发展。

  互联网+科普 ——让信息传播更广泛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媒体,它们以智能手机、计算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向广大用户提供庞大的信息资源,成为公众常见的科学问询平台。

  新媒体的发展应用对依赖于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与冲击。怎么在融媒体时代做好科普工作?这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科普融媒体创作中心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2013年,学校建立了云科普信息管理平台,将中心打造成了覆盖全省的立体型信息传播类科普工作阵地。通过聚合科普内容资源,进行标准化编译,畅通科普传播渠道,完善科普终端服务,形成了“触控屏端+PC端+手机端+电视端”的全媒体形式,实现科普资源的精准推送。

  在科普传播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来源转移到云端上,会直接影响到科普知识的宣传效果。

  “提升宣传有效性,需要广大技术人员在网络传播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科普多媒体原创资源。”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任嵘嵘说,他们以动漫为基础,将最新的动画展示技术、智能传感技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动漫创意、制作,以及展厅、展品设计制作为一体的科学传播模式。

  “比如还原钢铁冶炼全过程的科普素材开发项目‘钢铁漫游’,就是团队将科学知识进行科普化编译的成功探索。”任嵘嵘介绍,在游戏中,使用者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在虚拟环境中行走,并加入了卡通形象,增强了科普与教育的趣味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