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潞城市科技局依托自身优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下乡包村,扑下身子,走近群众,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资,在所包村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经过科技局党支部成员多次深入包扶对象村——辛安泉镇西北村,进行深入考察,走访调研。发现阻碍该村快速发展的硬件瓶颈为村内公路与常辛公路连接段,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多为坑洼不平水毁路段,雨天泥泞难行,晴天灰尘漫日,冬日结冰危险,农产品出不去,农民收入上不来。针对这种情况,由李林毓局长亲自参加,与村委成员座谈分析,本着高标准、低投入、大效益的原则,制定出了修路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方案针对本村实际,进行了整体规划,改造和拓宽了街道、翻修了村通连接线公路、绿化美化了公共景点,修建里程达2公里,投资近20万。如今的西北村,道路平整宽阔,路边绿树成荫,村民出行方便快捷,本村特产在第一时间流入市场,挽回了财富。这条路为农民快富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村民高兴地为村中的新路起名为“科技路”“富民路” ……
路通了,心亮了,农产品能够出去了,农民的眼界开阔了,致富的渴望更强了。可由于农民长期的单一种植,所产的农产品已不适合发展的需求,收成高了,可收入不尽如人意。望着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农民朴实的想法是“咱能种不,如果能行,那是种金娃娃啊”。针对这样的情况,西北村支、村两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实现农业转型,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抱着为村民负责的态度,科技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组织技术小组亲临现场论证,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充分发挥本地气候优势,引导农民建设日光大棚基地进行反季节种植,建设日光棚进行西瓜、水果玉米、甜糯玉米、优质核桃、油桃等反季节种植,这些如今已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农民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丰硕的回报。2011年上半年全村农民人均增加收入500余元,口袋鼓了,村民的脸上笑容也多了,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也感到有了“用武之地”,每当看到技术小组和科技局的同志们到村,村民们就会热情地招呼,“到我家吃饭啊……”“今天你们一定得去我家,我有问题要请教……”,村民质朴的语言传达的是对技术员的喜爱,是对科技局下乡包村的欢迎和拥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托科技下乡,发挥科技的优势,农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新农民正在转变传统的劳作模式,转型跨入学科技、懂科学、用科技的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明天将充满希望与收获。
(长治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