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壶关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大力推广旱地西红柿种植产业,培育了绍良、林青庄、乌集头、东山后、韩庄、炭场坪等50多个“一村一品”西红柿种植专业村,已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格局。2007年,壶关县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种植旱地西红柿示范区”。2012年全县种植的4万亩旱地西红柿亩均产量超过7500公斤,纯收入在4亿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旱地西红柿产业成为壶关县“一县一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是抓培训,科技强农。近年来,县科技局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和退耕还林技能培训等项目,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开展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专题培训100余期,并适时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发放旱地西红柿实用栽培技术宣传资料5万余份。二是树典型,以点带面。为把这一特色主导产业做强做大,科技局多次组织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示范户及有种植意愿的农民到该县乌集头、绍良、韩庄等村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三是引良种,提质增效。投资4万多元引进世界级顶尖西红柿种子在绍良、林青庄、韩庄等村进行试种,努力改进品种,提高效益。四是搞服务,政策惠农。连续多年在CCTV-7台做免费销售广告,并踊跃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展销周、农博会,可以说壶关旱地西红柿的优良品质已经誉满三晋、享誉全国。去年县财政对规模种植旱地西红柿农户每亩补贴100元种苗款。今年,县财政又为规模种植户每亩补贴45元种植保险。各项惠民政策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旱地西红柿的积极性,提高了壶关旱地西红柿产业化发展进程。
“十二五”期间,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万亩,实现“户均1亩西红柿,人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努力将壶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旱地西红柿之乡”,并积极引进旱地西红柿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其产品附加值,使旱地西红柿产业成为壶关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翻番目标的潜力产业! (长治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