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国,华陆科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二十年来,长期从事化工设计及研究、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先后主持完成数十套大中型化工装置的工程设计及技术研发工作,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奖、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工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2020年,对于华陆科技而言是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公司实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气凝胶项目正式落地实施。7月13日,公司与重庆市长寿区签署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占地938亩,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集研发、生产、上下游供应链为一体的气凝胶新材料产业基地,有助于充分带动地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
在气凝胶实业项目推进中,杨志国作为筹建组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包括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规划、项目选址、工程设计、项目总包管理等在内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工作。他先后完成了超临界植物萃取工业化示范装置的设计和建设、超临界干燥法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公司通过技术产业化带动实业项目落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项技术打开一扇大门
气凝胶是一种高分散固态三维纳米材料,是目前已知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气凝胶材料可以满足我国新材料行业、医药行业、环保行业等领域发展及军工装备配套的需求,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高技术领域及建筑、工业管道保温等民用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气凝胶项目是华陆科技积极推进“三年五年规划,十年三十年愿景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其意义在于,以人才技术优势为依托,实现研发和产业化协调发展,使实业业务发展成为华陆科技的重要业务板块,形成实业带动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回想往事,杨志国感慨万千。2015年,华陆科技与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了双方合作序幕。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顺利完成了航天乌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核桃油生产装置的设计工作,并也因此对超临界技术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伴随着对超临界技术应用及衍生产业认识的逐渐深入,特别是对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和超临界植物萃取巨大市场潜力的认知,经过公司科学调研,广泛征集意见,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决定参股航天乌江,共享技术,发展实业。
自2018年12月,集团公司正式批准华陆科技有关工作方案之后,各项工作迅速有条不紊、快速推进。从先后成立超临界及其衍生技术应用项目组、实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气凝胶实业公司筹建组,以及气凝胶项目筹建处,到公司主要负责人先后两次前往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考察项目选址和启动事宜,再到与重庆市长寿区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并于短短14天之后召开年产5万方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土石方工程开标廉政教育会议。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殊不知,水底下的波澜又有多少人知晓。在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都有许多具体工作在支撑和保障,更有许多不为大多人所知道的故事。
杨志国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全心全意扑在了气凝胶项目工作中,从最初的探索创新攻克技术难关,到深入了解调研市场环境,再到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5年时间里,他不负昼夜,奋力长跑,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一种追求成就卓越品质
今年3月4日下午18时40分,作为目前全国单套规模最大的环已酮装置,由华陆科技设计、PC总承包的福建申马年产20万吨环己酮项目(设计规模25万吨/年)顺利贯通全部工艺流程并生产出合格环己酮产品,装置各项工艺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装置产能达到设计产能规模。这标志着华陆科技在精细化工产业领域取得业绩新突破,为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领域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南沿海市场的商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项目经理的杨志国和团队对此倍感振奋,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终于结下了丰硕的果实。
其实,杨志国不仅仅是一位项目经理,同时也是一位技术专家。在福建申马环己酮项目中,所采用的水合法环己醇生产工艺,较传统氧化法,具有单耗低、污染小、效益高、更安全等特点。自2012年开始,杨志国就着手研究此项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成功将水合法环己醇产能从年产7万的生产能力工业化放大到年产20万吨,突破瓶颈,实现了国内环己醇最大装置能力(年产20万吨)工业化生产,并在技术开发和改进上,获得授权专利1项。
多晶硅作为主要的光伏材料,是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市场占有率极高,但该技术长期为国外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上垄断。杨志国作为有关技术领域的主要完成人和项目负责人,先后参与和负责完成了共计40多项多晶硅工厂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工作,他带领团队通过不断的工艺研究和优化,使单套产能从最初的1000吨/年提高到现在的25000吨/年,生产成本更是从约50万元/吨下降到约6万元/吨,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极大改进了国内多晶硅生产技术。他也因此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化工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陕西省第十六次优秀工程设计(工业类)一等奖以及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作为主要参与人,起草完成《多晶硅工厂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填补了国内有关标准规范空白,为我国多晶硅行业理性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杨志国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盐湖卤水生产碳酸锂技术开发改进工作,依托现有装置,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方案,开发应用节能技术,最终成功完成年产3万吨碳酸锂的工艺技术开发,获得2项授权专利;参与以工业氯化钾生产食品级氯化钾的技术开发,通过工业级氯化钾成分分析,除杂工艺开发优化,完成了食品级氯化钾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获得3项授权专利;以中科院理化所的技术研究为基础,结合中试装置的试验数据,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自聚形成PMMA,实现了年生产160万公里塑料光纤的产业化和工程化;以醋酸和液氯为原料,完成连续法生产氯乙酸工艺技术开发。
杨志国常说:“责任心是成为优秀设计人的前提,否则将什么也做不好。”他主张在工程实践和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学习并且提升自己。既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更要注重设计实践的经验总结。他也将自己多年的心得体会向大家倾囊相授,极大地促进了青年员工的快速成长。
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道理一样,任何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的努力争取来的。在大家眼里,杨志国凭借专注成就了技术,依靠勤奋取得了成绩。在他的身上处处体现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将带给更多的化工从业者信心,他让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