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5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集中支持一批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事实上,早在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对外发布,就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019 年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 部委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重点聚焦“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五个方面先行先试。产教融合改革早已成为我国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引领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涉及多元主体的综合性、系统性试点改革。
近年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产教融合的文件精神,致力于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深化产教协同发展,探索政校企共建产教融合联合体,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供“经开区探索”和“经开区实践”。(以上三段导语用楷体)(空一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企业8000 余家,其中,工业企业近5000 家,规模以上企业495 家,2019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8.9 亿元。但是,经开区用工85% 是“外来人”,如何破解企业技能人才短缺,保障企业用工相对稳定,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
通过数据分析,经开区企业“招工难”主要表现为用工成本高、留人难。一方面,企业引进和培养技能人才成本代价高、离职现象多、招聘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技能人才紧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改造有心无力,只能停留在原始发展阶段,如此反复停滞不前。
为解决企业人才支撑瓶颈的问题,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在经开区建立了浙南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浙南产教联盟,打造了“金海匠谷”省级实践育人平台,成立了“金海量子云”线上大学,构建了以“特色产业学院”为“诸元”的产教融合矩阵,全面推进“2+1现代学徒制”,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特别是在2020 年疫情复工复产期间,组织2020 届毕业的2313 名学生在辖区重点企业顶岗实习,快速有效地解决了集聚区重点企业一线用工短缺的难题。
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 探索校地协同育才新模式经开区坚持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理念,坚持“紧靠行业,服务企业;产教协同,研创合一;开放包容,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校地协同育才合作机制,创新办学模式、育人平台、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探索了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着力培养爱劳动、有涵养、懂技术、强技能、会创业、乐奉献的适应产业发展的金蓝领人才,有效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政校企三方共建“金海产业学院”。依托辖区的职教资源、优质企业资源,由政府牵头,政校企三方组建金海产业学院,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全方位提供政策、信息及经费保障;学院发挥育人主导作用,按照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发挥育人主体作用,全过程参与实践育人。具体而言,金海产业学院依托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为办学主体,以“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学院”为育人载体,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服务,建立“招生即招工”“就学即就业”“育才即留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有效解决社会人员“就业难”、地方“留人难”问题。
…… ……
(详细内容请关注《中国开发区》杂志2021年第5期(总第98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