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局紧紧围绕“两个确保”部署要求,对照全区工作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积极稳投资、保运行、抓创新,克服基数抬高、项目限批等影响,全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现将我区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一是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34.7亿元,同比增长5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5%,居全市第一位。工业企业亏损面较年初缩窄2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翻番。预计1-7月份实现工业产值840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截至6月底,18个省重点、26个市重点、141个区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7%、75%、62%,增量贡献和投资完成率均列全市第一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3%,居全市第一位。预计1-7月份同比增长30%以上。三是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实现进出口总额313.54亿元,同比增长123.3%,其中,进口276.95亿元,增长126.8%;出口36.59亿元,增长100.3%,出口创“十三五”以来最快增速。预计1-7月份实现进出口348亿元,同比增长93%。四是第三产业加快回暖。聚焦GDP核算指标,强化监测调度、分析研判,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82亿元,同比增长21.3%,居全市第一位。23家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贸易企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81%。“批、零、住、餐”行业营收分别增长83%、32%、26%和22%。
(二)发展质效加快提高。工业方面,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左右,剔除威联化学对二甲苯、大唐东营电厂影响,全区能耗总量同比下降5.9%,节能技改投入开始显效,为新上项目腾挪了空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同比翻番,达到5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投资方面,“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7%、41.6%、118%,均超过总投资增速;“十强”、“四新”投资占比分别达到91%、87.3%,投资结构大幅优化。创新方面,有5家工业企业通过2021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次初审。全区新增发明技术专利122件,是去年同期增量的3.3倍。高端石化研究院研发楼、中试车间及配套设施建成投用,稀土顺丁和异戊橡胶等中试装置完成订购,预计8月份投入使用。
(三)对上争取取得实效。在产业发展上争取支持。积极对接省工信厅、化专办,在《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打造“领航型”企业优化提升重点产业链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打造东营临港化工产业园芳烃产业基地”,并将联合石化有限公司确定为“PX-PTA-聚酯”产业链的“领航型”企业。争得省发改委、工信厅有关处室支持,拟将东营港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列为2021年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联合石化公司列为芳烃集群领军企业,支持优质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为保障新增建设用地等要素指标打下了基础。在资金争取上取得突破。通过积极开展企业“升规纳统”、省市创新平台创建等获得省、市奖补资金652万元。经过积极争取,为道合医药有限公司申请的国家现代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获批资金4900万元。上半年共争取上级奖补资金5552万元,超过去年总和。
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推进总投资超过650亿元的富海集团聚酯新材料、中海油渤海原油上岸二期工程、科鲁尔40万吨ABS等12个重大项目,实行专班盯靠服务,确保尽快落地建设。在抓实项目、抓好运行、守牢底线的同时,统筹推进5项有东营港特色“全省第一、国内一流”的亮点工作,力争为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一)建设全省第一个两千亿级高端化工“雁阵型”产业集群。到省发改委、工信厅汇报争取支持,在《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打造“领航型”企业优化提升重点产业链的实施方案》中将东营临港化工产业园确定为“山东省芳烃产业基地”,并积极争取将东营港高端化工集群确定为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在财税、资金、土地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力争2021年实现产值1500亿元,2022年突破2000亿元,形成“紧盯前沿、生态优良、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争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园区。以港城热力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海科瑞林甲醇制氢装置二氧化碳利用示范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再造一批试点应用工程,加快实现CCUS的产业化,构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闭合圈,为减碳行动落地提供经济可行的园区经验。
(三)建成全省第一个“研发-转化-服务”一体化高端化工创新基地。发挥临港产业园产业需求旺盛、就地转化便利、邻避条件优良的有利条件,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单位82家和上下游企业42家,开展基础研究、小试、中试项目。加快推进中试基地二期项目,推动中国石油大学特种碳纤维材料等研究成果尽快中试、就地转化,并结合园区产业规划和企业需求,有选择的引进新技术在基地转化,建设以中试基地为特色的研发、转化、服务一体化示范平台。
(四)打造全省第一个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大脑。在智慧园区一期应用成果向全省推广的基础上,本着低成本、重实用的原则,积极响应企业应用诉求和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油品汇”、化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已有平台,编制园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大脑建设方案,推动园区产业关联、要素配置、项目建设、运行调度、企业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联动整合。
(五)创建全省第一个东西结对共建示范开发区。与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在双招双引、人才互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提升双方发展水平。同时,积极与上海化学工业区联系,力争在合作共建、产业联动、梯度转移上实现战略合作。通过与先进地区、先进园区的合作共建,在一线城市、先进地区打下产业合作发展的“楔子”,为发挥自身优势、接续发展动力卡住位、走在前,探索新模式、拓展新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