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铜仁地区立足科技优势,加强成果转化,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在科技项目争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抗灾救灾、科学技术奖评审、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科技兴铜”等工作上取得了新成效,创出了新亮点。
一是科技项目争取有新的突破。2008年,全区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积极申报并并获得批准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24项,获得科技经费8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3%。由铜仁地区组织推荐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林松、杉良种选用、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及大面积示范》和《薯类精制淀粉加工及优质高产淀粉专用型红薯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获批省科技成果推广重大专项重点项目,获助经费达420万元;万山县连续第三年获得国家富民强县项目经费支持167万元。
二是杂交水稻新品种“中优169”、“金优T36”自主选育和推广种植获得成功。“中优169”和“金优T36”是受地区科技局资助、由地区农科所和铜仁鑫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选育成功的水稻新品种。因其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表现突出,经济效益显著,市场推广前景良好,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而填补了铜仁地区杂交水稻自主选育的空白。
三是地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有效作用。建立了铜仁地区科技信息服务网站,制作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流媒体影片约1600部(集),在地区科技信息服务网站上供播放下载;引导基层人员通过各级远程教育网站、铜仁科技网、农经网等网站免费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挂牌成立了铜仁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聚集全区智力向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技术、信息、创业等服务。
四是充分发挥科技在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凝冻、地震自然灾害。在凝冻期间和灾后重建中,地县科技局组织各科研院根据铜仁地区实际迅速编印发放了《铜仁地区雨雪冰冻灾后重建农业实用技术手册》5000余册,并在省科技厅支持下,紧急调拨科技项目救灾重建资金40万元为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印制了5000本《地震防治知识手册》,下发到各县(市、特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向群众普及地震知识。
五是评审了2007?2008年度科学技术奖。贵州省第四批省管专家,兽医药学领域教学、科研、生产的学科带头人,铜仁职院药学系教授郁建生荣获铜仁地区科学技术奖最高奖,打破了该奖项设置15年来的空白。
六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增效,农民节本增收,2008年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在玉屏、印江、松桃、江口四县展开。各县根据其资源特点引进、推广新技术20项,引进新品种23个,形成和壮大了一批优势产业,试点县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5元,带动农民增收达17.2%;,通过培训项目区青壮年农民掌握了更多的实用技术,提高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七是“科技兴铜”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2008年,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的科技项目支持下,地区科技局与有关部门配合,继续实施“科技兴铜”重点工程,即:淀粉专用红薯高产示范工程、良种茶母本园基地建设工程、生态畜牧业养殖良种基地建设工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淀粉专用红薯高产示范工程,完成移栽面积6088亩,超计划任务1088亩,根据临田测产结果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约3300公斤,比合同规定增加了约10%。印江银辉茶场新建有机茶生产基地2000亩,带动全县已新增茶园面积1.8万亩;石阡龙塘大屯茶场新建200亩母本园基地,亩出国家二级标准苗木15万株;无性苗木移栽技术成活率达80%以上。生态畜牧业养殖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取得成功,截至2008年11月,四个良种养殖场共产商品猪16170头、良种母猪7550头、仔猪23511只、出栏种猪9425头、存栏猪5961头。三个重点目标任务所取得的成效,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