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之光闪耀苗乡侗寨 ――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2016年工作综述

   2016-12-26 黔东南州科技局
28
核心提示:2016年,黔东南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立项数全省第一、科普示范基地数全省第一、全国 “星创天地”入

2016年,黔东南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立项数全省第一、科普示范基地数全省第一、全国 “星创天地”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全州办理专利执法案件数全省第二,专利申请总量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入选数量全省第三,前三季度技术合同登记份额全省第四,获批成为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地区之一。州科技局通过抓项目、强主体、重人才等一列措施,交出了科技工作“十三五” 规划开局之年的第一份“靓丽成绩单”,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促进新经济发展之路。

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科技创新,项目是“引擎”、管控是关键。2016年,对科技项目的监督管理,重点抓好了重大项目中期检查及到期项目结题验收,全年对在我州实施的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的督查验收做到了“全覆盖”。重点推动了华联电子汽车配电盘、黎平茯苓综合项目等申报为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其中,推动的黎平《贵州道地药材茯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已通过省科技厅咨询论证。积极争取的木结构建筑工厂化制造项目已纳入全省“5+X”重大科技产业工程之一予以重点支持发展,成为省州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全年,全州共组织申报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52项,申请资金1.83亿元,截止目前,已获立项121项,立项资金5503万元。组织2017年预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83项,申报资金9453.9万元。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建设经济发展“新高地”。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平台是基础。在主体培育方面,一是推进省级科技型企业备案和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建设。全年完成省级备案科技型企业350家,29家企业获省级科型企业成长梯队认定,全州级科技型企业备案数达到825家。二是加强全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培训和组织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荐工作。年内举办培训会1期,培训各县市和部分企业负责人50人,组织剑河圆方木业公司、黄平富成实业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认定数为两年最高,组织“贵州裕高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企业申报“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三是积极引导做好产学研合作。组织州内220余家企业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西南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平台建设方面,一是抓好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依托获批的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完善了《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全年组织凯里学院申报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区”获批建设,织组昌昊公司等5家企业和凯里市等10个县市分别申报“贵州省药用植物种苗繁育等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共获批10个。二是抓好星创天地、众创空间建设。向国家科技部申报12个“星创天地”,其中黔东南培生星创天地、麻江蓝梦谷蓝莓星创天地等4家单位入选国家首批“星创天地”,同时还获批“贵州草田创客黔台农旅众创空间建设”众创空间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各1个。

优化创新政策环境,确立经济发展“新优势”。科技创新,政策是前提、人才是保障。一是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全州先后出台了人才科技奖励补助暂行办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等一列文件,并将科技成果转化资助、引进培养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建设等内容纳入政策范围。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推荐申报。全年推荐2人申报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1人申报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6人申报贵州省高层次创人才、向省科技厅推荐63名服务三区科技人才。三是组织开展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目前,已完成73项科技进步奖、11项科技成果转化奖、4项知识产权产业化奖申报材料形式审查。四是强化在一线培育人才。2016年,全州派遣1048名科技特派员到一线开展创业创新,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91项、资金2615万元,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422项,创办各类企业116个,与农民建立共同体62个,带动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139个,培训技术骨干3682人次,带动3.67万户投入到创业创新领域。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