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15年2月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批准建立的全国第六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区联动”的方式进行总体功能布局,以地道中药材、特色蔬菜、蓝莓、油茶及杂交水稻良种繁育为主导产业。获批以来,各级各部门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黔东南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平台进行重点打造。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调度。成立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贵州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014-2017年)》和《贵州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并正式印发实施。积极推进园区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建立园区建设工作调度机制,召开园区建设观摩会和工作座谈会,开展项目建设督查调度等工作。
二是围绕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需求,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加快园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科技人才团队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组织实施园区建设科技专项、科技惠民计划、科技富民强县、农业攻关、成果推广、等项目40余项,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
三是充分发挥“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科技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深入园区开展科技服务,助力园区建设,并通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搭建贵州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中心,通过产业聚集科技资源,引进、研发一批新技术、新品种,转化一批新成果,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助推精准扶贫。
四是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实现“优势叠加”,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提升园区自主创新水平。
园区启建以来,集聚各级各部门协同创新的合力,大力完善基础配套,调整完善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建成核心区基地4万多亩,新增入园企业55家,培育引进研发机构6个;引进科技成果转化61项;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8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解决新增就业人数13320人,辐射带动3.73万以上农户实现增收致富,2016年园区共实现年产值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