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施好青岛市科技局对口支援《安顺大棚栽培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应用》项目,更好地为紫云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助推紫云县的脱贫攻坚。青岛农业大学项目负责人田雪梅博士于2020年4月初,率领技术人员朱浩良、宋成立等食用菌技术团队进驻紫云县猫营镇,扎实抓好猫营镇“一基地三片区”(普卡桥基地、大河片区、黄鹤营片区、牛角井片区)食用菌生产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经过两个月来的精心指导,紫云县猫营镇的食用菌产业状态有了显著改观,突出表现在“三个提升”上。
一是管理人员能力明显提升。公司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香菇各个生产工序,基本认识香菇菌棒的生长习性;能熟练掌握香菇生产中各阶段的关键点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员工及时有效的生产;能通过不同菌棒品种的出菇对比,掌握不同品种间管理区别;能掌握不同季节香菇菌棒培养和出菇的管理差异性,并采取有效应对方法完成生产创造效益;能结合香菇周年化生产的技术要求,改进水路管道和棚体设施,优化了棚区硬件设施;能结合市场变化调整出菇计划,尽量将香菇效益做到最大等。
二是员工技能明显提升。基层员工能掌握香菇从生产脱袋-采菇-注水-采菇-二次注水-采菇等每个工序管理流程以及很多操作关键点,使得香菇一步步稳定地生产,各个工序的生产效率大大地提高。如在脱袋上,4月份前300棒/人*小时,现在达到800棒/人*小时。随着员工各项管理技能的不断提升,部分精干的员工从一个普通的工作岗位,逐渐参与到管理岗位上。
三是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如猫营镇普卡桥基地4月17日前,脱袋出菇的菌棒单产≤0.1斤/棒。普卡桥基地人员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经过注水、菌棒养菌、菌棒二茬出菇管理、808菌棒成熟度试验、808稳定出菇、808二茬养菌及二茬出菇管理等一系列的培训,菌棒的二茬单产从原来的0.3斤/棒提升到0.5斤/棒;808的头茬单产从0.1斤/棒提升到0.7斤/棒,菌棒的单产逐渐趋于稳定。基地管理人员正在运用自己掌握到的出菇技术,独立管理808第三茬出菇。
青岛技术团队通过抓点带面服务指导,目前,猫营镇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紫云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