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毕节市科技局局长程静带领二级调研员彭斯春、市科技局办公室、高新科以及毕节高新区科技局赴贵阳国家高新区,学习机制体制运行的先进经验与做法。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程静介绍了毕节国家级高新区申创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希望贵阳国家高新区分享成功运行的经验做法,运用到毕节申创的实践中。
贵阳国家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贵州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和唯一的人才特区,含大数据创客公园、贵州科学城、贵州大数据城、动力小镇、乌当新添园,是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集聚区和“1+8”开放创新平台之一,总规划面积31.02平方公里,2019年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70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目前已聚集研发机构197家(国家级研发机构27家)、创新服务机构324家、孵化器59个、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9家;聚集各类人才6.5万余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3937人。连续六年被科技部评为A类(优秀)孵化器。
贵阳国家高新区科技局局长陆秀峰介绍了高新区29年来的4个发展历程,指出产城融合是高新区的重点,“双创”、孵化培育是高新区的特征。分析了目前全国高新区三种运行模式(“实体区+管委会”、中关村模式、管委会模式)的利弊,贵阳国家高新区采取的管委会模式有利于专注做经济工作,有利于聚焦和集中精力。
程静表示贵阳国家高新区的经验对毕节的申创工作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恳请贵阳国家高新区与毕节建立长效结对帮扶的措施,“近学近用”推进毕节国家高新区申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