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史专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先生是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然而,12月3日,当他来到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鲍家屯时还是感到很意外:这里的建筑依然保留着600多年前明代的遗风,许多妇女依旧穿戴着明代式样的汉服和头饰,农耕上还使用着明代修建的水利工程。“应该对这里进行好好的保护与研究。”
鲍家屯是掩映在贵州安顺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它的“血脉”紧紧连着600多年前的安徽歙县棠樾村。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建大明王朝后,派军队到贵州戍边。当时,来自安徽歙县棠樾村的驻军军官督司鲍福宝奉命入黔。“调北征南”战争结束后,鲍率部就在今鲍家屯一带聚居繁衍。为了保卫西南安全,防止土司武装和土匪的攻击,鲍家屯的建筑考虑了作战的需要,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房屋、街道,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军事色彩,是一座用石头建筑起来的坚固古堡垒。
在远离中原、相对封闭的古堡里,大明王朝的一些风俗习惯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屯内一些上了岁数的妇女还经常穿着蓝或绿色长褂,袖筒粗但短至腕上,腰间系着一条“织锦丝头腰带”,每走一步路,坠于身后的1888根垂须,左右摇摆,甚是好看。据说,这种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皇后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不过这种服饰在江南早已失传,因而鲍家屯的服饰就成了明朝服饰的“活化石”。
鲍家屯妇女的头饰,族人中的部分语言,村民表演的“地戏”(傩戏的一种)等也都保留着大明的遗风。凡是到过鲍家屯参观的人,无不被这里传承的历史所震撼。包括本月4日所有参加“贵州屯堡文化暨西秀鲍家屯遗产保护研讨会”的所有来宾,也不例外。
而对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吕娟所长而言,鲍家屯最吸引她的还是这里的水利工程。
走进鲍家屯,必然要经过象山和狮山。两山之间的河水缓缓流动,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在这平淡之中,却隐藏着一座600多年前兴修的水利工程——鲍家屯水利工程。
鲍家屯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九溪河的支流自西南进入鲍家屯坝子,绕小青山东流,经坝子东南流出。鲍氏的先祖们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分水坝,将河流分为两条干渠,再修建二级水坝,将水量分配到各个渠道,以满足灌溉与生活之需。
在考察了鲍家屯水利工程后,吕娟认为,这是一个体系完整、设计科学、功能全面的水利设施。它具有水量调蓄和科学配置水量的作用,这里的大坝和小坝上都有龙口(即豁口,既可填堵蓄水,也可挖开放水),最低的龙口还具有排沙作用,防止河流干渠淤积。“这里每道坝的高度很科学,可以泄洪,可以蓄水,汛期可排洪,旱季可灌溉,不仅保证引水渠灌溉供水,也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吕娟说,在安徽歙县棠樾村也有类似的水利工程,是鲍氏的先祖把中原地区成熟的水利技术引入了贵州。这里可以说是中国水利史上的“活化石”。
第一次走进鲍家屯的农史专家曹幸穗也很兴奋。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历史上看,农业技术的传播得益于四种人,一是异地就职的官员把家乡的技术带到任职的地方;二是军旅把技术带到卫戍之地;三是商人把技术带到异地;四是灾民迁徙把技术扩散。“这四种方式中,军旅对农业文明的传播意义最大。因为他们是青壮年,亲自干过农活,有过实践,而与灾民相比,军人的素质也较高。”
曹幸穗认为鲍家屯的农业技术值得深入研究。可以研究鲍氏先祖到贵州时带来了哪些生产技术,包括使用什么工具和栽培技术。通过DNA测定可以知道现在使用的稻子、玉米等品种有多少与安徽棠樾村相同。如果有传承关系的话,这些品种移植到贵州山区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丰富中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史、对于我们了解中原农业技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面积只有13.9平方公里小山屯,竟然包括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业文化遗产。到此考察并参与研讨的专家们一致认为,现在鲍家屯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护,千万不能让这个“活化石”消亡了。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