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贵州开放型经济“装备”新引擎

   2014-01-17 贵州日报
41
核心提示:贵安新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加快建设贵州开放型经济装备
    贵安新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综合保税区获国家批复,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加快建设——贵州开放型经济“装备”新引擎
制图:李晶晶
 
  核心提示
 
  2013年,全省对外开放型经济呈现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利用外来投资高速增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载体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等新亮点。贵安新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复,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贵州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着力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
  马长青代表:在黔中大地绘最新最美画卷
  一见到记者,省人大代表、贵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马长青就开门见山的说:“2013年,是贵安新区开发建设的起步之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新区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和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目标,按照‘一年有框架、两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发展’的要求,以‘做环境、做项目’为核心,从一开始就高端切入,精心在黔中大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出手不凡,亮点纷呈。”
  对于2013年贵安新区的发展亮点,马长青娓娓道来:
  新区坚持规划先行,委托中规院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同步启动一系列专项规划编制,勾勒了“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特色城市空间格局。
  去年,新区开工了300多公里的“八横四纵”骨干路网、大学城内6条道路和一批园区骨干道路,今年将全部通车,多层次无缝联接的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
  去年,通过战略性招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产业项目落户新区。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地,为新区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应用服务、配套保障四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这艘“巨舰”着陆,有力促进新区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必将引领和推动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
  新区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路子,坚守生态红线,高起点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严格保护好自然山水环境和开放绿色空间,把生态文明建设做成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去年启动了月亮湖、北斗胡等5个公园和4个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生态景观绿地工程建设。
  马长青表示,新区将坚持走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把新区建成由山川、湖泊、绿廊与城镇串成的“山水之都、田园之城”。
  王廷志代表:临空经济区辐射带动产业集群式发展
  “大力发展临空产业,促进贵阳临空经济区加快发展,对于进一步增强自身区位竞争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意义重大。”省人大代表、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廷志说。
  2013年底新规划的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范围为440平方公里,涉及贵阳市南明区、花溪区和黔南州龙里县,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
  随着近年贵阳产业发展和功能布局的完善,临近龙洞堡机场的贵阳国家高新区新天园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了一批已具规模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器械、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龙洞堡区域内已实施的一批物流、商贸、食品工业、旅游等项目,均为临空经济区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些产业将会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产业延伸、产业聚集和人才聚集。
  王廷志认为,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建设以贵阳为重点,以黔南州为支撑,广泛参与全球空港分工与协作,提升经济区影响力和竞争力,辐射带动,扩大发展。目前贵阳正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山地生态型综合保税区和机场扩建的加速推进,贵阳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周边已经拥有的产业基础、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将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王廷志对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目标作出展望:2015年,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速30%以上,形成以航空运输和航空服务为主体、以商务服务和航空物流为先导的发展格局,积极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农业;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30%以上,临空经济区核心临空产业格局初步完成;203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5%以上,形成优势明显、特色凸显、重点突出、支撑有力、协调互补的临空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核心引领示范区和高端新兴产业重要聚集地,对贵州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初步体现。
  罗俊代表:借力“新引擎”主动融入贵阳经济圈
  “从2007年开始,龙里县就积极、主动谋划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借助黔中经济区获得国家批复,龙里加快了融入贵阳城市经济区的步伐,《龙里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贵(阳)龙(里)城市经济带总体规划》等不断从纸上落到地上,”省人大代表、龙里县县长罗俊说。
  龙里毗邻贵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罗俊看来,龙里县虽然隶属黔南自治州,但是作为省会的东大门,龙里县有8个乡镇与贵阳市接壤,县城距贵阳市中心仅28公里,距龙洞堡机场仅23公里。目前,连接两地间的公路有贵新、厦蓉高速公路、210国道等,铁路有湘黔、黔桂等。现在正在修建的贵龙城市大道、贵龙纵线干道、贵阳市域铁路、贵广快速铁路等,更是实现两地无障碍连接。
  罗俊介绍,2010年,龙里县就率先启动贵州双龙新区协调规划。去年,省委、省政府开启了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规划,此规划涵盖范围将龙里县谷脚、龙山、醒狮、水场、麻芝5个乡镇列入,占地面积265平方公里,是黔中经济区和双龙临空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这里将着重发展体育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物流园区、现代生物医药、现代新兴制造业等产业。
  罗俊说,我们将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加快龙里的发展。为此,龙里县率先启动了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贵龙大道、贵龙纵线为主的主干道已完成预期投资,全线于明年5月开通,完成了210国道扩能改建前期工作。水利方面,加快在建的骨干中型水源工程建设,去年开工了小一型水库一座,今年上半年再开工两座小一型以上的水库,其他电气讯工程均按同城化推进。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上,投资500亿以上的中铁生态城已完成了80亿元以上的投资,初步展现了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的功能,目前龙里县正在推进建设全省首家快递业务、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
  秦水介委员:以创新理念推动转型升级
  “通过与中关村的合作,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这才是最重要的。”接受记者采访,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这样开场。
  2013年9月8日上午10点,贵阳市政府与北京市经信委、科委、投促局、中关村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顺利揭牌。协议围绕“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区”建设开展合作,共涉及包括人才、科研等5大类项目。此次成功签约106个项目,投资总额为465.659亿元。
  秦水介委员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贵阳中关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内容: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资源高度丰富、创新人才高度聚集、创新环境高度发展的优势,以及贵阳市在资源、环境、区位和市场等方面优势,探索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区域合作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按照总合设计、总体布局、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支持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作为双方延伸产业链的重要载体,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合作。
  秦水介认为,106个项目的建设仅仅只是贵阳和中关村的区域合作的开始,这样的合作,循序渐进地引进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文化,让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文化与贵阳乃至贵州的发展更快更新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集聚优质的资源,激发我省创新发展理念。
  孙登峰委员: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呈现加快发展良好态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装备了新引擎。”省政协委员、省商务厅副厅长孙登峰说。
  作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牵头单位,省商务厅2013年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全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工作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3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3亿美元,同比增长45.9%;引进省外到位资金5017亿元,同比增长30%。货物进出口完成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5%;服务贸易进出口完成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9%。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4732.86亿元,同比增长54.18%,营业总收入5920.68亿元,同比增长76.71%,工业总产值5229.75亿元,同比增长45.6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00.88亿元,同比增长59.16%。
  孙登峰认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首先是9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阳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其次是引进了富士康、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入驻我省。三是省委省政府与商务部签署了第二轮部省合作协议,在扩大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给予我省更多更大的支持。四是成功承办了2013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和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系列大型招商招展活动。
  张卫民委员:为贵阳综合保税区建设“保驾护航”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这是贵州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省政协委员,贵阳海关关长、党组书记张卫民说。
  张卫民认为,设立综合保税区,有利于提升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同时,也是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陆开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贵州省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贵阳综合保税区将依托贵阳市在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结合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优势,建设保税仓储物流、保税加工、保税展示以及保税贸易等多种功能,作为转口贸易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展示交流平台,打造贵州对外开发的桥头堡和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在申请设立和建设保税区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通过招商引资先后有21家企业表示有入区意向,涵盖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商品展示等类型。
  贵阳综合保税区获批后的短短3个月,贵阳海关为保税区发展“保驾护航”,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宣传保税区的功能作用、关税优惠和金融优惠政策等;做好进区企业的资格审查,让具备保税仓储、保税加工、保税贸易、保税展示、保税物流条件的企业尽快入区;做好人员配备和培训,随时准备着承担保税区进出关任务的监管。
  记者手记
  开放贵州 活力四射
  曾几何时,“夜郎自大”作为封闭、落后的“代名词”,让贵州形象蒙尘。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们打开“固步自封”的山门。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关村”来了,“富士康”来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来了……
  我省不断搭建与外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与通道,开放的贵州活力四射,耀眼夺目。
  ——乘着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东风,承载着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使命,贵安新区以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横空出世”,强势崛起破浪起航。
  ——作为内陆省份的贵州,首次获批成立综合保税区,为我省的扩大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搭建起良好的平台和载体。
  ——54个项目,437亿元投资。贵阳与中关村的合作强势启动,让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各环节和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发展。
  ——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区域联动,务实合作,向着市州联动发展先行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方向努力前行。
  ……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谋篇布局贵州内陆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两加一推”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招,为我省开放型经济装上强劲“发动机”;
  这一年,贵州开放型经济呈现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重大载体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等新亮点,构筑起新的高峰、铸就了新的标尺,在书写辉煌的同时也为自己确立了更高的目标。(金艾)



 
 
更多>同类资讯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