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 提 示
201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启动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其中,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位列其中。
经过近3年的实施,我省众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上层楼。
在4月21日至4月27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本报记者深入多家企业,寻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为企业带来的新变化。折射贵州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我省既“赶”又“转”的新实践。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 27家优势企业申请专利7825件 本报讯 4月21日至27日,我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记者从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获悉,通过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我省企业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省通过认定的27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申请专利78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85件,围绕主导产品形成71个专利群。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的“八大科技工程”之一。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通过补贴经费、培训人员、上门服务等方式,对企业展开持续的帮助,截至2013年,确定了102家企业培育对象,其中27家企业已通过认定。
27家认定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申请专利78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85件,围绕主导产品形成71个专利群。申请注册商标488件,授权457件,其中获驰名商标认定6件、贵州省著名商标认定15件。专利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562亿元、税收611亿元、净利润428亿元,占企业同期销售收入、税收和净利润的比重分别达到42.45%、70.59%、74.07%。
另外,从2005年至今,全省共有175家企业开展了知识产权试点工作,90家企业开展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作,均取得了较大成效。2012年全省新增申请专利企业达到774家,2013年新增申请专利企业超过800家。
据介绍,2014年,我省将新增800家申请专利的企业;在全省选择4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5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试点工作,30家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计划到2015年,在全省培育150户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形成2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集群。
走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 数十项发明专利营造技术高地
8年前,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反渗透膜使用的材料,90%以上依赖进口,如今,材料的国产化率已达95%。
“自主创新让我们受益匪浅,产品从在市场上籍籍无名,到现在已经可以与国外一流产品竞争,销售收入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时代沃顿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专业化生产企业,公司始终把技术研发放在第一位,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不断摸索前行,一路创新突破,奠定了自己在业界的地位,让中国拥有了可与世界先进水平一争高下的反渗透膜技术。
2001年,时代沃顿从美国引进反渗透膜全流程生产线和工艺技术,开始规模化生产。从此,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创新突破。他们坚持每年把占销售收入4%以上的经费投入到研发创新中,配备了多个业界一流的膜片检测仪器及膜元件测试实验平台,集合博士、硕士学历比例高达80%的专业人才,搭建设计研发、工艺控制、检测试验、应用研究4个专业化研究平台,与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开发研究新产品和新技术。
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到2004年,时代沃顿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技术提供方。如今,时代沃顿研发制造的工业通用膜元件、海水淡化膜元件、抗污染膜元件、抗氧化膜元件和家用膜元件等,其质量和技术水平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技术优势的抗氧化膜与抗污染膜的研发成功,不仅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很好应用,更攻克了长期以来反渗透膜的应用难题——有机和生物污染领域,使得产品在药物提纯、无菌饮用水等食品及卫生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目前,时代沃顿已是业界继陶氏化学之后第二家生产干式膜元件的厂家,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共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4项国际专利技术国际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饮用水纯化以及浓缩提纯领域,在运行稳定性和性能上与国外品牌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该公司专利产品销售收入达3亿元。
据悉,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从人才和资金上持续保证自主创新工作开展,更好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力争在贵州打造一个膜产业基地,带动更多的本土企业共同发展。
推进国际专利申报,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打造高端新能源产业链
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决策层认为,创新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并且只能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来支撑推动企业的发展。”
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是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网储能、太阳能发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国家重点扶持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获取了4项国内发明专利,开发出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高功率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系列产品,成为国内少数产品系列覆盖锂离子电池所需全部正极材料的生产企业之一。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钴镍锰是针对数码产品用锂离子电池而开发的钴镍锰复合三元材料,2013年占领了国内三元材料3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公司开发的高锰多晶则可取代铅酸电池,满足目前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对低成本、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采用了独有的与国内同行企业不同的湿法混料烧结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振华新材料公司的产品在加工性能、循环性能、安全性和高温稳定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子产品中。2013年,该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超5亿元,而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就达4亿元,占了总销售收入的80%以上。
“我们将打造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形成以锂离子电池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贵州的经济建设,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振华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产品延伸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等锂离子动力电池相关材料,2014年至2015年主要进行动力型三元正极材料、高容量三元正极材料、高电压体系正极材料等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在研发过程中计划申请发明专利3至5项,其中通过PCT流程申请国外(日本、美国、韩国、欧洲)发明专利二项。
连续8年一天申报一件专利,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依托专利群拓展国际市场 2005年成为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09年被命名为贵州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12年被认定为贵州省第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一系列的荣誉,充分反映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始终坚持把知识产权战略放在重要位置,把知识产权工作贯穿技术研发的全过程,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保证,支撑了企业快速发展。
经历了上世纪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两个阶段后,从本世纪进入国际市场开始,贵阳铝镁设计院就加快了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大力进行专利布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利群”。
为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贵阳铝镁设计院创新管理机制和措施,建立了从申请、报奖到转化全过程的知识产权奖励机制,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转化和员工的收益挂钩,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创新热情。同时,还进一步加大创新体系投入,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调整知识产权管理结构,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分别建立了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省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产学研创新联盟等。2010年至2013年,该院投入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专项经费超过1000万元,约占公司科研投入的30%。
自2005年开始至今,该院连续8年实现了“一天申请一件专利”,申报量居全国两万多家科研院所前列。目前,已累计申报专利2965件,其中发明专利1011件,获得专利授权2281件。众多的专利技术,为该院实施技术输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首个将中国铝工业技术推出海外的技术供应商,贵阳铝镁设计院先后将技术出口到印度、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而随着国际化的深入,该院知识产权战略也由最初的“专利圈地”转为“专利布局”,并在印度、美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国际专利84件,获授权18件,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成功运用,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并建立了“GAMI”的国际工程公司品牌。
同时,贵阳铝镁设计院充分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推动各项专利技术转化。2010年至2013年,该院专利技术转化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88%。进入国际市场12年来,该院资产总额增长28倍,净资产增长45倍,年人均创收超过100万元,年人均创利超过20万元。
研发百余项科技成果,际华三五三七制鞋有限公司—— 小布鞋也有“大智慧” 际华三五三七制鞋有限责任公司是我省第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主导产品为胶布鞋。不过,看起来不起眼的胶布鞋,其实有着“大智慧”,公司先后将100多项科研成果及300多项新产品项目投入生产,其中鞋用橡胶高效硫化新技术含两项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流水线生产效率140%,提高产品质量0.95个百分点,每年增加效益800多万元。
科技先导,创新引领,近年来,该公司效益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主要经济指标位于国内同行业第一名。
“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得益于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保护、转让、运用的作用,将知识产权有效地转化为了生产力。”三五三七公司总经理马建国如是说。
三五三七公司建立了专利信息利用分析平台,常年开展专利战略研究、专利检索和专利信息利用分析,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保护力度和人员培训。公司把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及保护放在重要日程,通过研发一代储备一代,达到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和有效保护,新产品投入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前都申请了专利保护,专利申请量保持高速增长,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同时,公司大力打造知识产权品牌,发挥品牌作用。以解放胶鞋、模压鞋为拳头的“3537”牌系列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产品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香港、美国、瑞典、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胶鞋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对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实施特别奖励,采取按项目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极大地激励了项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产业化。目前,公司85%以上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15%的专利为技术储备及其他用途,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00%,专利实施以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于实际生产,100%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专利产品产业化实施后,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80%以上,促进了企业效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