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家了解贵州喀斯特分布情况
核心提示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态保护与重建,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一最强大的驱动力。
贵州,正在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从生态文明创新平台的建立,到绿色产业的培育与打造,探索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贵州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努力。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石漠化治理技术集成推广
作别石漠化牵手好山水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申遗所递交的三项申请之一。
身在卡塔尔参加大会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院长、国家喀斯特石漠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熊康宁通过电子邮件与记者交流:“这次申遗项目由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是继2007年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申遗成功后的第二期工程。”
6月23日,喜讯传来:“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熊康宁供职的国家喀斯特石漠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去年通过科技部评审开始启动建设,而南方喀斯特申遗,正是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和石漠化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熊康宁说,国家喀斯特石漠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源于贵州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方面领先的技术积累。
毕节市鸭池镇位于毕节石漠化生态治理科技示范区,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天的鸭池镇,通过生态治理,植被覆盖率提高11%,土壤侵蚀模数降低49%,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3%。
青山绿水白房子,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祥和画卷。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带动了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石漠化水土保持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套节水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应用,是鸭池镇实现“绿色变身”的诀窍。
“鸭池镇是贵州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一个案例。”熊康宁说。
早在2004年,贵州师范大学以熊康宁教授为首组建的喀斯特科研团队就建立了石漠化等级指标体系,率先提出石漠化是可以治理改善的,建立起全国有影响的石漠化治理花江示范区。
10年来,贵州先后实施了“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的研究与示范”和“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典型模式凝炼和推广”等重大项目,建立起了“毕节撒拉溪石漠化防治示范区”、“清镇红枫湖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等全国有影响的示范区。全省78个县进入国家“十二五”石漠化治理重点县。
熊康宁说,为国家全面开展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全国8个省(区、市)451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衍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我国石漠化防治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石漠化防治领域的技术进步,是国家喀斯特石漠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职责。而目标是重点突破关键配套技术、进行模式研发,强化技术的科学凝练与集成创新,形成生态效益、产业效益和惠及民生显著的石漠化防治技术模式与生态衍生产业技术体系。
链 接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省国家级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合理布局省级创新平台,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更加夯实。我国首个石漠化综合防治技术研发平台“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填补了国家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空白。“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综合评审,有望于近期正式启动组建,从而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民族药孵化基地。
我省还培育建设了省部共建的贵州省·中科院贵州省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平台,建立起完整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创新链。
同时,我省5个国家级、9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保护和修复、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