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十年只为一粒种

   2014-11-13 贵州日报
34
核心提示:近日,省农科院水稻所一举获得Y两优585、民优93等7个国家审定品种,这是该所国审品种沉寂10年后的一次井喷式

    近日,省农科院水稻所一举获得Y两优585、民优93等7个国家审定品种,这是该所国审品种沉寂10年后的一次井喷式爆发,也是继去年健优388获国家审定品种和今年省农科院副院长、水稻所育种团队领军人黄宗洪参与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后,水稻所再接再厉创下的佳绩。

  黄宗洪领衔的水稻所育种团队成员甘雨回忆去年自己主持的健优388获国审品种的过程时,仍抑制不住的激动。他清楚地记得,听到获国审品种消息是在去天柱基地的路上,四川一个同行给他打来电话报喜,他赶紧用手机上网查找公示信息。

  当甘雨反复确认健优388确实在公示信息里时,坐在后排的同事江学海发现他有几秒钟突然僵在椅子上,正准备问他怎么了,又发现甘雨的身子开始颤抖。那时的他,在极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

  喜讯确实值得甘雨如此激动,因为这是水稻所继2003年两优363获我省首个国审水稻品种以后,相隔10年才再度获此殊荣。

  2003年之后的5年时间,由于大家的研究方向都比较单一,要么一门心思关注产量,要么只着重解决抗倒伏性,要么只解决耐热性却又忽视了抗病性……没有从一个较全面的视角去解决水稻的适应性问题,导致水稻所8年时间里所有申请国审的新品种无一幸存。

  那几年,所里搞育种的研究人员都憋着一口气,但是他们都没放弃。

  2008年,黄宗洪在反复分析和总结教训后,提出水稻研究也不能偏科,并针对我省水稻品种对低热地区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在我省几个低热地区增加了生态试验基地。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一轮一般都需要4年,为了弥补之前浪费的时间,当时担任九三学社贵州副主委、省农科院副院长等要职的黄宗洪仍然坚持在偏远基地、三亚“南繁基地”的试验田、办公室间来回奔忙。

  育种工作的庞杂,外人难以想象,需要利用杂交、复交、回交等方法,针对水稻品质、抗性、产量等性状,对成千上万份材料进行筛选,不断开展保持系、恢复系、不育系以及其他用途的水稻新材料创制。仅今年,水稻所就在贵阳、湄潭、塘头、岑巩等异地种植选择特种用途材料、杂种优势利用的恢复材料、保持材料、两系材料等共3000余份次。

  十年的挫败和高强度的工作,黄宗洪团队里没有一个人退缩。甘雨说,他们当初选择这个职业就知道,必须耐得住长时间寂寞、经受住无数次失败、抵御住外面的诱惑。

  水稻所副所长陈文强回忆起当初自己因研究遭遇瓶颈,一度沮丧,黄宗洪安慰他说:“我年纪比你大,目前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我们看准一条路就要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事实证明,对事业的执著和痴迷终将换来成功。今年一下拿到7个国审新品种,黔恢785和黔恢1385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面对不断涌来的成绩和赞誉,水稻所育种团队没有飘飘然,荣誉到来的那刻,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互相祝贺,然后继续在实验室、试验田间忙碌。

  黄宗洪说过,“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从让乡亲们吃饱饭转变为让农民富裕起来。”因再多的成绩,也不能停止他们不断追求的脚步。
 
 

 
 
更多>同类资讯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